【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後成立的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昨日宣布,已建設世界最大的地震預警系統,涵蓋範圍達四十萬平方公里。
中新社昨日報導,這套地震預警系統包括部署設置在甘肅、陜西、四川、雲南等八省市部分區域的一千二百一十三台地震監測儀器、預警中心等,總價值人民幣一億六千萬元(約新台幣七億六千五百萬元)。
報導指出,地震預警系統可為涵蓋區域及周邊八千萬人和高鐵、地鐵、化工、核電等生命線工程,提供地震預警服務,涵蓋範圍超過日本地震預警系統的三十七點七萬平方公里。
大陸還規畫以五年時間興建由五千個站台組成、涵蓋大陸的國家地震強度速報與預警系統。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長王暾表示,在汶川地震後,研究所在吸收國內外地震預警技術的基礎上,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在二月十九日成功預警了雲南巧家的破壞性地震。
減災研究所長王暾說,預警系統自地震發生時計時,預警發布時間平均為七‧○秒,日本平均為九‧○秒。
理論研究顯示,如果預警時間為三秒,可使人員減少百分之十四的傷亡;如果為十秒,傷亡更可減少百分之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