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各地因經濟起飛而汙染嚴重,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全國人大會議半開玩笑表示,現在民眾檢驗水質的標準是「市長敢不敢跳下去游泳」。廣州《羊城晚報》對此訪問了十位廣東省地級以上的市長,結果四人宣稱「當然敢」,另五人則說「部分地方還不行」;還有一位說,他游泳技術並不好。
「信心滿滿派」多半是較外圍的城市,包括河源市長彭建文、清遠市市長江淩、雲浮市長卓志強,都位於北江與西江上游。位於珠江口的珠海市長何甯卡則說,珠海正在創建大陸首個「生態文明示範市」,他對二○一六年完成的目標有信心。
另外六位市長,廣州市長陳建華說,他每年都參加橫渡珠江的游泳活動,不過的確「整治好的河段可以游,沒整治好當然還是不能游」。他表示,廣州在亞運前花了很大力量治水,現在水質從最劣的第五類水改善到第四類,河川豐水期可以達到第三類。
陳建華也說,珠江水從雲貴川流到廣西,再從佛山流到廣州,所以水質要靠上游各地政府共同努力。
佛山市長劉悅倫表示,市內有些河能游,有些確實還不能游。西江、北江可以游,至於十公里長的汾江河,前五公里水質還不錯,後五公里「就有點糟糕」。
東莞市市長袁寶成說,他很喜歡游泳,但「我不能下到東莞所有的水域去游泳」,希望五到十年後能達到目標。汕尾市長吳紫驪說,基本上所有河段都可以游,但「不排除個別河段還有些問題」。汕頭市長鄭人豪說,汕頭很多河流都可以下水游泳;不過他立刻補充:「當然,除了榕江之外。」
梅州市長譚君鐵則誠實招認,他雖然會游泳,但是水性不好。他也強調,河流汙染問題往往跨多個行政區,例如梅州長潭水庫的上游是福建省南部,當地有大量養豬場,對水庫造成嚴重汙染。譚君鐵呼籲,中央應該介入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