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正方(美國華裔電影導演)
一九八三年八月發行的Risky Business(暫譯:《保送入學》),是一部好萊塢青春片,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首次當男主角,自此一炮而紅,成為好萊塢的當紅大明星,迄今不衰。這部片子的年代久遠,不知道是否曾在台灣發行過。
以我的淺見,Risky Business不是一部很出色的影片,講的是中學畢業生的荒唐歲月,還算是有趣,但意義不大。湯姆克魯斯那時的演技還很稚嫩,不足以壓住全場,劇情的進展也嫌牽強。劇中穿插了時尚流行音樂、海報中的克魯斯,戴著幾乎要溜下鼻梁的墨鏡,酷得很,主要是吸引青少年觀眾。但是促使該片賣座的最大功臣,是剪接師朱李查(Richard Chew)。
一九八四年,我有緣認識了朱李查,這位知名的華裔剪接師,那時已在美國電影界大放異彩。一九七四年,他以《對話》(The conversation)一片,得到英國奧斯卡最佳剪接獎,一九七五年又以《飛越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coo's Nest),再度獲得英國奧斯卡最佳剪接獎,一九七七年,他成為好萊塢奧斯卡的最佳剪接獎得主,得獎電影是Star Wars《星際大戰》,喬治魯卡斯導演。他是當時好萊塢非常搶手的剪接師。
老朱告訴我,《保送入學》的劇本是導演自己寫的,應該是他本人的成長故事,內容還算真實有趣,也能反映一些那個年代的韻味。但是這位導演初學乍練,尚未掌握好以電影語言說故事的訣竅,拍出來一大堆片子,卻束手無策不知如何下手。他們請老朱來救火,他煞費功夫的將故事理出頭緒,然後特別將重點放在湯姆克魯斯這角色上,突出他桀驁不馴的性格,塑造了一位可喜的叛逆少年。
這個策略果然奏效,湯姆克魯斯的形象,獲得了廣大青少年觀眾的認同和喜愛。湯姆克魯斯在影片中戴墨鏡裝酷的調調,後來也成為美國青少年風靡的時尚。電影的魔力,一至於斯。
《保送入學》前後有兩個版本,最初的版本按照導演的意思剪出,大概是故事的真實發展,結局比較低調暗淡,但餘意縈繞,可堪回味。
製片公司的市場專家認為,這部片子若有個光明振奮人心的結尾,將大大的有助於票房。於是老朱又剪出後來的發行版,它有個光明的尾巴。賣座果然鼎盛,票房達六千多萬美元,製作費是六百多萬,皆大歡喜。
湯姆克魯斯以這部片子起家,從此知名度響徹美國,多年來一直是好萊塢第一線男主角,當然要歸功於他的努力。但是我想,他不見得同意我的看法;如果沒有朱李查的剪接魔手,將《保送入學》起死回生,湯姆克魯斯會走上後來的鴻運嗎?
朱李查是第四代的美國華裔移民,到底是不是姓這個「朱」,他也不太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