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人間佛教散文 島嶼邊緣的旅人絮語選刊上

方中士 |2013.03.14
1543觀看次
字級
白砂丘 繪圖/Frieda carol

燠熱七月,一個旅人

橫越蘭嶼中央山脈的公路上,我難得一人獨行。無風燠熱的七月午後,可清楚聽見喘息與步伐磨擦聲的靜謐。汗淋淋自額頭流淌而下,一個全無提防危害與意外的旅人。

一枯枝斷裂聲爆破了煽熱的低壓。我煞住腳步,屏息諦聽,轉頭細瞧路右邊密札札的矮灌木叢裡又傳來大型野獸才有的警示或攻擊前的低吼悶哼聲。從沒遇過的事令我雙腿僵直,神經緊張。四下張望,前後目視所及,杳無人跡。腳下彎腰可及的只有一截溼爛枝幹。

別無選擇的我,彎腰撿起這禦敵救命的武器,作勢護胸作戰?忽覺自己好笑。該是當地人所有卻四處亂跑亂竄的黑豬吧?

我把手中的枯木段奮力擲向野獸出沒處。一陣蹄撒竄跑聲響,倏地解除了我的莫名緊張情緒。右下方是一路迤邐彎延的白浪清晰海岸,沒入遠方淡藍一線的鼻岬,錯落在其外的暗黑點點礁岩,映襯出海面上是有風有粼粼微浪。我呆望了一會兒來回好幾趟的景致後,邁開步伐,想趕上前頭離了約莫半個鐘頭步程的妻小,好分享這二十一世紀文明旅人難得的歷險經驗。

這算是歷險嗎?到這太平洋火山島列邊緣的小島旅行,要留意提防的是晒傷是中暑是浮潛或騎乘出租機車等罕見的遊憩活動意外,現在連這島上本令外來者擔心的恙蟲引發皮膚潰爛病例都少聽聞了,會有人遭受野地放養的豬隻攻擊嗎?

還是受了電影裡誇大澳洲神祕外來突變物種恐怖片影響而生的不當聯想?還是早已失去在自然界中求生的能力所致的溫室花朵過敏症?這小小的驚嚇算是歷險嗎?抑或是文明人渴望生存遊戲實境秀的心理?

遠古的獵人

那一晚我與妻小難得參加民宿主人出海捕飛魚的付費體驗活動。在波峰波谷中上下騰躍俯衝時,我一點也不自在。雙腿併攏,安分的蹲坐在船尾的橫板上,目不轉睛的盯著岸上的明滅燈火,估量著這船駛離岸邊多遠?如果我與家人落了水,救生衣可靠嗎?多久會有人來搭救?

我可沒餘暇細瞧在我腳跟前蹦跳的生猛獵物,當然更沒能理解多少飛魚季中第一次雙手緊握神賜恩典的老者心情,對返航上岸時駕船老人將海水潑灑排列岸堤上飛魚的虔誠祝禱也起不了多少共鳴。最後,待一陣顛狂行船追獵後稍稍靜息,我揉揉或因緊張而腫脹痠澀的眼皮,才在暈眩中見到星辰滿天。

緩緩的,我約略可感受到遠古時代的獵人在艱難求生後所見的瑰瑋壯麗,心弦稍能在或密或疏的星雲中浮現一些點線圖形的聯結而振動。會不會有許多意旨在其中?靜靜的仰望星辰一整夜,從營地篝火旁、從最高的樹杈上、從望海的靠背石座、從崖邊的露台;有些共同的心靈圖像浮現?有對世界形成與運作的解釋被創造出來。於是,天上有傾斜的水瓶,有出獵的獵人和獵犬,有指示方向的極星,有預示季節與豐收的明亮熒星……當然,也會有凶兆的彗星,有難得出現的怪異天文星象。我們該是不同生存條件相同心靈圖像的人;或者說,是有相同心靈與思維邏輯能力下適應不同的環境挑戰者?

於是,我們除了在夏夜繁星中勾勒圖象外,我們也會創造生命源頭的神祇,或捏塑或雕刻或堆疊或圖繪,甚或什麼造像也無的,一種直觀一種神入冥合。不論如何,總有些日子要行些犧牲與奉獻,好對應自然規律的變化,我們定出節日與祭儀,在其中我們歌舞踴躍,在難得難達的祕境之地聆聽並接受嚴格的各類生活禁忌,相信在那不可說的地點會有人神交通感應,相信祈福與禳災的效應,相信聖潔與汙穢的種種區別。

相信所有的病痛與災厄都事出有因,沒有不具力量奪取的死亡。在我們的相信中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再生;一切都有解釋,一切的苦難都可忍受;因為黑暗之後,黎明必將升起;驟雨之後的彩虹彼岸豈無神靈的應允?

人為的宗教場所



仰望滿天繁星的暈眩感漸漸平息,我踏著的仍是堅實的大地。二十一世紀的我,為電視畫面裡亞馬遜密林中驚鴻一瞥的赭紅全身原始印第安人憂心不已,也為這美麗小島被商業文明收編而傷心。臨海的涼台下,很難不見零散的塑料垃圾,塑料瓶裝水一箱箱運進來,島上一家家雜貨店快速的賣出去。很快,島上便有其他被旅遊熱衝昏頭的地方一樣堆出滿坑滿谷的塑料空瓶,一大落一大落在烈日下曝晒,捆帶鬆脫斷裂,順著斜坡滾落海中。

洋流與潮浪把垃圾帶到各地海岸,密布於潮間帶,卡在石縫間;出租車群轟隆隆的不斷繞島川流,魚蝦貝類被撈捕進島上海鮮餐廳,一項項旅遊行程安排和物件在計價,因為一列列商品要被生產被交換。誰還肯安靜行走,在一天勞動後仰望令人暈眩的迴旋星雲?

人們把目視所及的一切景象改造成容不下神祕感的世界,然後再用更大力氣編造建構人為的宗教場所、儀式和死後靈魂去處的想像?在其中,人們獲得社群歸屬的認同感,有同樣的圖騰、文字、語詞、數字、手勢姿態等等文化密碼,一路演化增生,固著了自我暗示,把一套套自圓其說的封閉系統,往裡頭鑽往頭上罩。

然而,若其中少了個人的精神覺醒,剝開層層私心的外殼,剩下的仍是鴻濛之初求年壽求平安乃至於求那自以為是的力量降臨自身的私心作祟。

經上萬年的衍生,在結合完父權之後是君權,接著是滲入資本主義的消費市場邏輯。金錢價值成了新祭壇:上聖山一趟多少?出海捕一次飛魚要多少?騎機車繞行這島又要費多少時間和費用?造舟本來是用來在勞動過程中傳承文化和智慧,卻在觀光業和政治力的操作下,成了展示商品和體驗行程。你要去哪裡尋回生命與自然合一的感動?除了素樸的神靈外,人們為何又不斷的對應自己的現實需求而創造更多更具體職能的神靈?

在遠古文明之初,究竟是什麼思維模式讓人把神祕的合一感轉為對某一神靈的崇拜?是什心理讓人們創造了祭司與巫者?又要從多神走向一神?再從一神的靈裡建構出相應的宗教組織來?然後,你還是不容易看到敬天畏神所養成的謙遜自制?也難得認識到堅定不信鬼神的理性者,你反而在歷史中看到人們受制於錯誤的因果律和類型推理。(待續)



得獎感言

一粒沙看見世界,但究竟是看見其組成分子與全宇宙眾生的生成關係,抑或是看見生滅因緣裡的覺智?

宗教現象既蓬勃又顛倒的錯亂時代,我時常陷入如何在科學理性裡確認生命意義的難題和困境。感謝評審能包容我這篇檢視人類宗教起源與自我欺瞞現象的質疑扣問文字。



評審意見

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資料,加強環境主題的論辯性;文中對宗教的質疑,頗發人深省。最後,作者揭示宗教的精義其實就在純粹簡單的「潔淨」;讓讀者在領受前文的批判後,終有可能回歸平靜、回歸了悟的充實境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