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藥 遵循1洗2泡3煎煮

 |2013.03.08
147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中藥湯劑是常用的中藥劑型,但民眾不一定清楚正確煎煮與服用知識,台北市立聯醫林森中醫院區藥劑科主任陳怡靜提醒民眾,在煎煮中藥湯劑時,應遵循「一洗二泡三煎煮」的步驟,並注意煎煮器具、用水、煎煮時間及服用方式,以增加治療效果。

陳怡靜表示,中藥材泡製時有的是以土炒過、有的先日曬,因此煎煮前需先清洗,洗淨後再以冷水浸泡二十至三十分鐘左右,不可使用熱水,以免藥材中的蛋白質突然受熱凝固,影響藥材成分釋出。

陳怡靜指出,煎藥器皿最好使用砂鍋、瓦罐,玻璃、不鏽鋼鍋亦可,記得須加鍋蓋,但不可使用鋁、鐵、銅鍋,以免藥物與金屬產生化學反應,使藥效降低。她建議,家中可使用導熱均勻的有蓋陶瓷砂鍋,或市售煎藥壺,可自動將藥液煮成一碗的份量。

至於煎煮用水,只要無異味、乾淨澄清、含礦物質及雜質少即可,例如一般的自來水。但為了減少自來水中的氯量,以免氯的氧化作用破壞藥材有效成分,陳怡靜建議可使用曾煮沸、氯已多半揮發的涼開水,以蓋過藥材兩至三公分的水量煎煮。

不過第一次煎煮後的湯劑不能馬上喝,陳怡靜說,頭煎的湯劑濃度較高,第二次以蓋過藥材約零點五公分的水量煎煮,並把兩次煎煮的中藥湯劑混合,再分成兩碗,另一碗放冰箱冷藏,待服用時以電鍋溫熱後再喝。

如果無法接受藥味,除非醫師或藥師指示,否則不建議自行加糖服用,可於服藥後喝少量溫開水,沖淡口中苦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