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市長 向紐約客的耳機宣戰

 |2013.03.08
915觀看次
字級
紐約市長彭博心懷公益,對紐約市民的日常生活幾乎無事不管。圖為二月二十七日他會見副總統拜登談論槍枝管制後舉行記者會的資料照片。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紐約的管家婆市長彭博從抽菸、垃圾食物、反式脂肪、嬰兒奶粉配方,管到食品含鹽量,最新的大瓶含糖飲料禁令尚待十二日生效之際,他為了預防市民失聰,對民眾,特別是所謂「iPod世代」戴的耳機宣戰,針對社群媒體,發起民眾教育運動,名為「聽力喪失預防媒體運動」,警告民眾用耳機聽音樂不要太大聲。

紐約市衛生局負責環境疾病的助理專員南西‧克拉克表示,「在公眾和私人支持之下,我們正在實施一項民眾教育運動,提高民眾安全使用個人音樂播放器,以及大聲、長時間使用耳機的風險意識」。

彭博對紐約人和紐約各行各業發出的聲音太大,早有意見,二○○五年就簽署一項叫「平安夜行動」的法律,整頓建築工地手持式鑽牆機的噪音和夜店音樂的音量,「使紐約市安靜一點,適合居住一點」。但這回開始管個人。

《紐約郵報》報導,民眾教育運動將以少年和青年為對象,舉辦相關主題的訪談,並且以臉書與推特等社群媒體為宣導重點。是否邀請知名藝人幫忙宣導,還在考慮。

今天年輕人的聽覺問題早受專家關注。傳統耳機是耳蓋式,iPod世代是第一個使用耳塞式耳機(earbud)的世代,耳機直接塞入或插入耳道。

專家指出,比起一九八○年代的Walkman,今天的音樂播放器對聽覺聽力威脅較大,裡面有聽不完的歌,電池壽命又久,聽歌的時間拉長,聲量也提高。

而且,因為耳塞式耳機隔音效果一般不佳,使用者往往提高音樂分貝,以便蓋掉背景雜音。

結果是,根據美國最新調查,一九八八到二○○六年,青少年聽力受損勁增百分之三十。

iPod最大聲可達一百一十五分貝,雖然專家說八十五分貝為安全,但低一點還是比較好。專家說,愛護自己耳朵又不打擾別人的標準,是你旁邊的人不應該聽到你耳機裡的聲音。

彭博的預防聽力喪失運動,目前還在教育階段,會不會貫徹推動落實辦法,有待觀察。

他管的事情大都連帶罰則,例如十二日要生效的大瓶含糖飲料禁令,市內餐館、電影院、運動場所、街頭販賣車不得出售十六盎司(四百七十三西西)裝的含糖飲料,違者罰款二百美元(約新台幣六千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