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從彭博二○○一年當選紐約市長開始,念茲在茲全是公益,他的公益理念主軸則是紐約市民的衛生和健康。
彭博管紐約人,從人之初的嬰兒管起,對醫院使用嬰兒奶粉配方設限,提供哺育母奶。紐約醫院大多從善如流,十分配合。
他禁止公共場所抽菸,管制餐飲業的反式脂肪和食品含鹽量,禁售大瓶含糖飲料,以及開車禁用手機等等,現在要管耳機分貝。
彭博有一顆婆心、一張苦口和一雙鐵腕。市民日常生活他幾乎無事不管,漸漸有人諷刺他是管家婆、包管事、保母,以及「把所有人當小孩子管」。
客氣者說:「我們知道他用心良苦,可是我們能不能也告訴他,不關他的事?」
一位紐約市議員說:「彭博再來會叫我們做什麼?幾點鐘就寢?還是該點多大塊的牛排?」
總的來說,紐約人談起他們的市長,又怨又愛,使他的支持率總在百分之五十上下。但彭博置支持率於度外,名言是「高支持率表示我沒在做事」。
紐約人有他們的傲氣,不是那麼好管的。但專家說,紐約人也欣賞有擔當的政治人物,即使彼此看法有異。彭博市長施政,從來不找掩護躲子彈。而且從來無人指他行事是出於一己、一黨之私心。
彭博管大家的飲食習慣,即使不認可的人,也不能不承認他管得好。彭博主政十一年,全美平均壽命增加一點八歲,紐約人則增加三歲。
紐約市府說:「我們在衛生、健診方面加強投資,加上其他大膽措施,在市民健康改善、嬰兒死亡率降低及平均壽命提高方面,都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