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是大近視眼 仰賴聽覺嗅覺觀察四周

羅智華 |2013.03.08
5251觀看次
字級
印度犀牛是瀕臨絕種動物,圖為犀牛跟在動物保母後面的情況。 圖/美聯社

說到犀牛,你會想到什麼?是長長的犀牛角,還是重如泰山般的龐大體型呢!長相「憨厚」的犀牛雖然不像企鵝、無尾熊那樣廣受喜愛,但近來卻是台北市立動物園的人氣明星,原因就在於園內的白犀牛媽媽「犀春」二月時剛產下可愛犀牛寶寶,吸引不少民眾前來,希望能一睹犀牛BABY的討喜模樣,連帶也讓犀牛的生態與習性受矚目。

「這是動物園第一隻成功配對、繁殖而誕生的犀牛寶寶,大家都歡天喜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台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員趙明杰笑著說,好動的牠不但會好奇地到處嗅嗅聞聞,還會把媽媽的食物當成玩具來玩,讓犀牛媽媽連吃飯都得專心看住這個小傢伙,別讓牠調皮搗蛋。

趙明杰表示,犀牛屬於哺乳綱、奇蹄目、犀牛科,其中白犀牛又稱之為「方嘴犀」,原因就在於牠們寬平的唇部,可以像割草機般啃食青草。犀牛平均壽命約為40~50歲,棲息地主要分布於非洲與亞洲,成年犀牛大多獨居,會以撒尿及大便的方式畫出自己的地盤領域;而母犀牛與小犀牛則會成群活動。

成年犀牛平均重達1.7至2.3噸,體長可達4公尺左右,「龐然大物」般的外型不只在草食性動物中名列前茅,就連獅子、豹等肉食動物看到犀牛家族走過來都得「敬上三分」,相當有趣。

母犀牛懷孕期可達515天,比人類的「懷胎十月」還要來得長,因此犀牛寶寶體型亦不小,剛出生就已重達50~60公斤,相當於成人體重,可說是「頭好壯壯」的新生兒。

而為了體恤犀牛媽媽懷胎生子的辛苦,動物園也特別幫牠「坐月子」,負責照顧犀牛的動物保母林忠平說,犀牛平日以青牧草、乾草及配方飼料為主食,偶爾也會吃柳丁等水果。為了幫犀牛媽媽坐月子,他不但在食物中添加為綜合維他命, 乾草更是「無限量供應」,希望幫「犀春」補充哺乳所需的營養素。

「犀牛最喜歡我們用長柄刷幫牠抓癢,有時候左腳刷完,牠還會自己抬起右腳讓你刷,讓人看了好氣又好笑」 與犀牛培養出好感情的林忠平說,由於犀牛皮很厚實,為避免寄生蟲住在身上,牠們除了會磨擦牆壁去角質外,也喜歡在泥巴裡打滾,一方面可趕走小蟲子,另一方面也具有防曬效果。

有趣的是,犀牛不只體型龐大,更是野生動物界出了名的「大近視眼」,只要距離遠一些就會看不清楚「來者何人」,為了彌補視力不足,因此犀牛的聽覺與嗅覺也比其他動物來得敏銳,只要聽到一點風吹草動的聲音或是嗅到敵人的氣味,就會馬上提高警覺、拔腿而跑,而且跑起來的速度相當快,時速最快可達50km。

趙明杰說,為了慶祝犀牛寶寶誕生,動物園特別舉辦「犀是珍寶命名打卡大作讚」活動,邀請大朋友、小朋友一起發揮創意來幫忙想個好名字,只要在3月10日前,用電子郵件將發想寄至show@zoo.gov.tw,就有機會幫小犀牛命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