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園之冬

文/陳冠文 |2013.03.08
1232觀看次
字級


口耳相傳的知識

她在溫鈍的午後,再次前往園中。她已記不得這是第幾次進入園內,或者步出院外。之所以有了積極的行動,來自於同學L君的邀請,她們共同認養了一塊不到五坪的小區域,剛開始那裡還只是雜草蔓生、蚊虺肆虐的狹小空間。

她們從拔草做起。那天她們各自拿了鋸刀、手套、鐵鏟,在塊暫且無「秩序」土地上闢出得以行走、種植的面積,她們被告知了哪些目前是需要且被留下,哪些是為了方便不得不清除了,這讓她幻想著這土地的人們剛來到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模擬與再製,有了技術、明確的認知後以及幾經進化的各樣工具後,某些不知名的野草很快的被迅速驅離,過去的祖輩們也是在這座陌生的山林間奔走,花了幾百年以上的時間熟識草木之名、功能、利害,每一代都是一種嘗試與摸索,透過經驗傳承,使得許多可食用與不可食用的動植物皆有了完整的圖鑑與系譜可供參照,他們不會永遠只能在口語之間理解知識,那所謂的花園不管經過了幾代的繁衍,依舊活生生矗立在眼前,他們不需要博物館、古蹟、標本供眾人炫耀、悼念、想像,他們神化的是那蓊鬱、豐厚的萬物而非自己,帶有敬意與智慧地徜徉其間,甚至超越了當今的科學。她一直謹記著《帕洛瑪先生》裡的一句話:「人類所獲取的新知識,無法彌補只能憑藉口耳相傳的知識,這些知識一旦喪失,就無法再次獲得或傳遞:如果你在小時候能夠運用敏銳的耳目,聽聞和觀看鳥兒的歌聲與飛行,而且找到一個人知道如何給他們適當的名稱,你就會在孩提時候學到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教導你的東西。」

那天她提起腳步,依著關於「透明」的啟發,步行至園中觀察那群神祕農莊者的行為,他們像是在架設著給予蝴蝶食草慢爬的黑色塑網,L君說這或許是給牛皮消攀附的。牛皮消是青斑蝶、黑脈樺斑蝶、姬小紋青斑蝶幼蟲的食物來源。這讓她想起那天與L君意外發現黑脈樺斑蝶的興奮,顯著的黑色線條清楚交織在橘黃色的樸素外衣上,於蜜源植物逡巡,那是她們第一次跳脫於圖鑑上的分類,而親眼目睹此物種存在的事實,牠們長得極像墨西哥的帝王蝶,數量也遠遠不及,她們期待與牠下一次的相會,L君拿著相機捕捉那突兀而自在的身影,她則以記憶替這次的相遇命名。

她帶牠到蝴蝶園

前幾天,她所抓回的淡紋青斑蝶幼蟲結蛹之後,不預期的孵化蛻殼,回到宿舍,打開盒子一看,並不如想像中的,豎張著堅挺亮麗的翅膀,等待飛翔似地停泊在盒內一隅,而是虛弱地躺臥在沾染體液的褐紅色衛生紙上,一動不動地,奄奄一息。

失敗了,牠最關鍵性的蛻變失敗了。她難過好一陣子,回想到底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自己在帶回來圈養的時候,牠仍硬朗健壯,體型堪稱是健康飽滿的。

自己不該將牠帶回不屬於牠的環境。她多次替牠營造美好溫床,以為窗外的寒風作響,盒內的牠或許有幸得以避開冷冽的考驗與侵襲,能夠順利的完成每一個準備脫蛻的步驟。

但就在完成結蛹的動作時,她無意地搖晃了蛹體,原本沾黏在透明塑膠蓋上,不小心搖落,她急忙將牠撿起擺放在角落的位置直立起來。以為這樣就沒有問題了。但牠破蛹離開時,需要時間與空間給予伸展,讓浸漬在體液的軟弱雙翅得以化硬張合,依照她觀察當下盒內的躺臥姿勢看來,牠應該是蠕動時,不固定的蛹受力而傾倒,讓牠面向上方,無法伸展自己即將湧現的軀體。如果當時她在場就好了,至少還能試著想像牠的需求替牠調整姿勢。這是她所能推測的範圍。一切的一切都指向自己,她懊惱自己的劣性,不該強求觀看難得的結蛹過程。那是她生平最驚異,但同時也是最後悔的經驗與記憶。看來牠是活不長的。等待一段時間,牠的翅膀仍舊酥軟、皺摺,注定以畸形、殘缺的型態屈辱地活著,她以雙手靠近牠,像是探問牠的鼻息,以為牠早已僅剩僵硬不全的死硬肉殼,飄飛的靈魂,會否滋長健全雙翼,不料,靠近時,牠的雙腳不住地劇烈抖動,像是要拚命抓住甚麼似的。她以手指讓牠得以攀附,牠強旺的生命力緊實握牢,企圖攀爬,似乎為了翻身後展動雙翼,好讓自身為蝶的本能正常運作,畸形的雙翅吃力顫晃,好像,以為牠自己還行,即使那脫蛻不全的變態,注定牠接下來的死亡,但仍不斷移動牠的身軀,深信自己依舊完整。這令她想起,張文環〈閹雞〉裡的阿凜,殘而不廢地,展現生的意識與意志。

她帶牠到蝴蝶園,牠原本的出生地,聞聞四周太久未接觸的熟悉味道,讓牠舔舔花蕊上的晨珠,用無法再去吃食甚麼的口器,感受那令身軀抖擻而舒暢的微風,數度,她將牠把放在繁星花的瓣面上,讓六足撫摸花的形狀與紋路,那本是牠該理解與恣意翱翔、跳躍、吸食,如今只因她的大意與差錯釀成今日的苦果。那天氣陰冷,少了溫厚的陽光綻露,牠無法沐浴其最巨大而輕柔的擁抱。最後,她知道牠的口器不再伸張,足肢已然停擺,以食指再度探問鼻息時,不再有強烈飛翔的欲望。那麼,牠是離開了,以完整的生命靈魂翻飛在誕生的家園,或者更高更遠的夢想與安頓的盡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