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全國洋溢在喜悅的氣氛當中;王建民在經典賽六局無失分,熱愛棒球的朋友歡欣鼓舞,期待他能藉此重返大聯盟。李安和王建民的表現是最近令國人振奮的新聞,但是他們兩個人成功了,對你我有何好處?他們的好與壞與你我何干?他們的喜悅為何會感染我們的心情?理由很簡單: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
長期以來,政治議題在政治人物的推波助瀾下,造成人民對立、甚至彼此敵視,社會上藍綠陣營壁壘分明,不但危及社會的和諧,也使得更多人民對公共議題避若蛇蠍,政治冷感症蔓延。不論激情對立或政治冷漠,都不利於自由民主社會的健全發展。
以最近造成社會紛擾的「核四公投」為例,支持和反對雙方磨刀霍霍,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一場即將掀起的社會風暴,令人不安。基本上我不贊成這樣的議題採用公投,因為核能是一個相當專業的問題,也涉及不同的價值取捨,理想上應該由真正懂得核能科技、能源政策、國家永續發展,以及長期關心和研究這個議題的人集結在一起,以審議民主的方式進行討論和決策。不是說一般人民不能懂這樣的議題,而是如果要達到真正了解核四續建或停建的利弊得失,而成為合格、負責任公民所需要的知識,所需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絕對超乎一般人民的意願。因此公投雖然是自由社會人民的權利,但絕對不是萬靈丹,需要因議題的性質而審慎使用。
現在政府既然決定以公投決定核四續建與否,支持和反對各方應該具有高度的理性和自制力,尤其需要避免的是敵對心態,才能使核四公投不會變成私人政治見解的角力。事實上類似這種充滿爭議性的議題,支持或反對雙方都有一定的道理,沒有一個人可以宣稱自己的主張是「真理」,因此成熟的自由人必須認真傾聽對立者的聲音,這樣做不只承認自己的想法有可能出現盲點,也展現對別人的尊重。因為在一個成熟的自由社會中,意見和你不一樣的人並不是你的敵人,而是對於國家發展看法和你不一樣的「同胞」。自由社會的特質就是多元,所以不願傾聽不同意見,或直接把不同意見者斥為「沒有良心」或「不愛台灣」的人,顯露的反而是和自由多元社會對立的「一元」、唯我獨尊心態,這種心態才是自由社會成熟發展最大的障礙。
因此支持續建的人必須認真思考反對者對核安、核廢料處理的憂慮,以及能源替代的可能性、如何改變人民用電習慣以節約用電的看法;而反對者也同樣要慎重考慮支持者對經濟發展、缺電危機、電費高漲的關心。如果正反雙方都能在理性、冷靜、深思熟慮後達成共識,當然是最理想的結果;如果經過這樣的討論和溝通之後,仍然各執一詞,最後只好訴諸投票,而投票結果如果不符自己的意願,則必須展現民主風範「少數服從多數」。堅持自己的想法一定要付諸實現,只是濫用自由,社會也將永無寧日。
當然這一切必須建立在「我們是同胞」這樣的心態上,目的不是「我的主張」一定要勝出,而是哪一種主張對「這一條船上所有人」是最有利的。因此任何利用法律條文、技術性命題,讓自己的主張較易過關的心態,都是一己之私、不足為訓。
希望國人能把核四或其他公共議題,當成像對待李安和王建民一樣,沒有人管他們政治上是藍或綠,因為他們都是台灣之光;同樣的,只要是公共議題都攸關全民福祉,不是「你輸我贏」,必須「全民皆贏」,因為你的決定不只決定了自己、也決定了別人的未來;就像支持李安和王建民一樣,大家都應該同心協力為台灣找到最好的出路,因為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