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PI》奪小金人 台中.屏東,要紅了!

蘇林 |2013.03.02
2597觀看次
字級
《PI》片中主角之一的環尾狐猴,有著尖尖的大耳、圓滾滾的大眼,及浣熊一樣的長尾巴。圖/本報資料照片

文/蘇林

李安曾說,《少年PI》一片,有七成以上是在台灣完成拍攝,其餘在印度南方三省拍攝。片中曾經出現的海中大浪及PI漂流至奇幻島的場景,分別是在台中水湳機場舊址興建的造浪池,以及屏東滿洲鄉白榕園、白沙灘取景;加上片中出現的各種可愛的動物,全部都是攝自台北市立動物園,使得台灣北、中、南三地,各有一處「少年PI拍攝現場」可供全球PI迷朝聖。



一、台北動物園

推少年PI遊園路線



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裡出現的斑馬、紅鶴、白犀牛和黑熊……一共八種動物,全部都出自台北市立動物園,而片子紅了之後,這些人氣超高的動物明星和場景,詢問度全部爆表。

為了讓李安迷及電影迷能親睹片中動物的風采,台北市立動物園日前特別規畫一條「少年PI遊園路線」,讓民眾可以逐一按圖索驥,輕易找到自己想看的動物明星。

遊園路線規畫如下:一進門,先和迎賓紅鶴打招呼,再繞道右邊看看梅花鹿及台灣黑熊,接著要辛苦一點,往上走到亞洲熱帶雨林區,有馬來貘和花豹,再轉到非洲區看斑馬和白犀牛,最後是環尾狐猴,一趟走下來,幾乎也逛完了整個動物園。

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紅鶴是《少年PI》電影裡的第一個畫面,台北市立動物園也呼應將其排在動線的第一站,只是電影經過後製,紅鶴身處的環境,變成有異國風格的電影場景。至於當時為了拍攝而彩繪了印度壁畫的黑熊區,則讓民眾多了幾分回味電影片段的驚喜。

另外,電影中人氣頗旺的斑馬,讓不少民眾在斑馬區外,興奮的說:「那些斑馬,就是少年PI裡出現的斑馬。」此外,片中的環尾狐猴以及看似反派角色的鬣狗,全部都可以在木柵動物園內清楚看個夠。

動物園還發現,《少年PI》紅遍全球後,從春節以來,不少曾在電影中出現的動物演員比男主角還搶眼,到訪的不只限於台灣遊客,也有不少外國遊客專程來看動物,包括台灣黑熊黑糖、查普曼斑馬,還有本土梅花鹿等等,都因為李安電影而人氣直直衝。



二、屏東白榕園.白沙灘

原始而神祕



當初李安看中屏東白沙灣當做PI登岸的沙灘,曾因地方上有所疑慮而差點停擺,後來李安態度謙虛的親向當地鄉親說明拍攝計畫,允諾拍攝期間會淨空海灘,並承諾給付居民影響生活作息的補償金,最後終於「皆大歡喜」。

此外,片中神祕小島奇觀,是在恆春半島半開放的白榕園取景,這處有一○七年歷史的白榕園,位在林務局林業試驗所港口工作站裡,平常不對外開放,若事先申請則可限額入園。

占地八百坪,氣根多達三、四百根的白榕園,根根高聳入天,卻是所謂「一樹成林」。從入口處往園內走約五至十分鐘,就可以進入李安片中的拍攝場景。

這條白榕園內短短百公尺的生態路程,蝴蝶、鳥類遍布,有難得一見的大冠鷲,還有鐵色樹吸引尖翅粉蝶定居,除了常見的白色型粉蝶,也有野外少見的黃色型粉蝶,還有大白斑蝶不時優雅現身。

電影放映前後,白榕園曾是港口社區的觀光主打行程,但隨著影片大紅、遊客爆增,原本為在地人私房景點的白榕園,參觀人數多到環境難以負荷,因此目前已暫時關閉,日後俟情況才會再度開放。

據了解,自榕園裡原本有很多珍貴樹苗,如樟樹和毛柿林,但因白榕是強勢物種,長得特別快,且氣根一著地就變支持幹,生到哪、長到哪,並對其他樹種產生纏勒現象,因此,兩棵樹就長成如今一大片壯觀的白榕林,連所方也找不出原始白榕到底是哪一棵。

白榕園中最奇特的是植物之間互相推移、競爭的現象,盤根錯節建構出奇特的景象,宛如南美洲熱帶雨林風情的樹林,密度與原始天然的景觀令人震懾。步行在園內,好像真的踏入地球另一端的叢林中,與少年PI登上的神祕島嶼有異曲同工之妙,讓人忍不住驚嘆,台灣竟然還留有這樣的自然風貌,深深吸引許多觀光客和影迷更想一探究竟。



三、台中水湳機場造浪池

將打造電影推廣園區



位在台中水湳機場的《少年PI》拍攝場地「造浪池」,於電影保密條款解除後正式曝光,不少人立刻四處打探,如何才能前往實地上船體驗海浪的威力!

據了解,這座位於台中水湳機場的造浪池,長七十五公尺,寬三十五公尺,深三公尺,是全世界最大的造浪池。將近七千立方公尺的水量,配合十二部造浪機組,交互使用,可以產生近千種波浪變化,讓全世界對台灣「興風作浪」的能力刮目相看,直呼太神奇了。

據了解,這處造浪池相關設施的造價高達五百萬美金(約一點五億元台幣),由台灣的業者負責建造,其真正的價值在於它的藝術性與獨特性。李安曾說,看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再看以前的海上電影,會覺得它們的浪都是假的。未來這座造浪池將融入「中台灣電影推廣園區」,提供專業拍攝及民眾體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