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立本 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
執筆人: 邱立本 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
我的朋友小周從中國大陸旅行回來,說他這次春節的神州之行,發現中國的變革千頭萬緒,但優先要處理的不是一步到位的全民選舉,而是要堅持有恆的全民自我教育,要落實公德心和對公領域的承擔,不要以私害公。
我說:這是否社會先於政治?要有好的公民質素,才能有好的公民政治。
小周說,中國的社會,由於經歷了文革和長期的政治運動,因此人際間的信任度不高。而權力機構長期只是灌輸政治思想教育,反而疏忽一些基本的生活禮貌,例如對別人的尊重,尤其對陌生人的尊重。
對陌生人的尊重?我說,這是否中國人的通病,往往對「自己人」就很好,很有禮貌,對「他者」的陌生人,就可以粗暴無禮?
小周說:正是如此。這都是由於對公領域的不尊重,像垃圾從公寓家裡窗口往外倒。自己家裡弄得很整潔,絕不會亂丟東西和吐痰在地板上,但出了門,就會肆無忌憚,什麼都可以做。
小周說:他這次在南昌一家很高級的飯店內,看到一位滿漂亮的女士將一杯水倒在餐廳的地毯上,讓他嚇了一跳。後來他去了解一下,發現她來自附近的農村,說她在農村的家裡就是這樣將水倒在地上。
我說:中國的巴士和地鐵,有時候一進去就發現臭味沖天,原來有幾個人吃了大蒜,大聲講話,讓刺鼻的臭味瀰漫,讓人受不了。
小周說:更不要說地鐵內大聲講手機,將自己的隱私公開,從夫妻吵架到買賣房子的討價還價,都強迫別人來和你分享。
我說:其實最要命的是這樣的國民性格與行為,近年還向其他地方延伸,尤其在一些國際場合,像最近網上出現一些視頻,拍攝一個母親在飛機上讓小孩在飛機走道上大便,國際旅客都被嚇壞了。
小周說:因而中國的公民教育必須迎頭趕上,不能只是在政治與經濟的領域討論,而是要在社會的公民道德上全力提升,才可以在國際上贏得尊重。
小周說:其實現在大陸社會愈來愈重視這樣的現象,電視上開始出現一些宣傳片,專門針對公德心缺位的問題。但問題是積重難返,可能需要加強改善的力度。
我說,這也不用太悲觀,因為今天在大陸所出現的髒亂情況,其實以前也在台灣與香港出現過。像從公寓房子的窗口向外到垃圾,在一九五、六○年代的香港,都是常見的事情。至於垃圾在巷口亂倒,也是一九八、九○年代台灣難以避免的現象。但如今在經濟成長後,社會的不斷自我反思與改善,都使台灣與香港變得愈來愈整潔。
小周說:我覺得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中國大陸在富起來之後,還要從社會的公德心方面努力,讓心靈也要富裕起來,讓公民社會的建立,就從身邊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