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璟綜合報導】大陸山西省太原市龍山文物保管所日前宣布,現存千年的最古老燃燈石塔—龍山童子寺燃燈塔,已完成修復。
這座燃燈塔是古晉陽城重要的宗教建築之一,現存的南北朝時期佛教代表性建築,也是研究南北朝及唐代寺院格局、佛教發展史、早期人物造型、石刻藝術的重要實物依據。
燃燈塔位於太原龍山風景區,是童子寺僅存的建築物,而童子寺是龍山最早的建築之一,由宏禮禪師創建於北齊天保七年(西元五五六年),同年建成燃燈塔。相傳有二童子藏於此山隱修,見山石儼似世尊,遂鐫佛像,高五十七公尺,故名童子寺。
北齊文宣帝高洋曾登寺,俯瞰並州(今太原)城景。寺院於金代天輔元年(一一一七年)毀於戰火,明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年)重建。現存的摩崖佛雕群,也是北齊的作品。
遺址北部山崖雕造高逾三十公尺的無量壽大佛,大佛前建佛閣,閣前有北齊燃燈石塔。是中原地區所見最早的摩崖大佛和佛閣建築。佛閣內出土的佛、菩薩、力士等北齊造像,十分精美。
燃燈塔高約五公尺,由塔座、塔身、塔燈、塔頂等四部分組成。
塔座為六角須彌座造型,四周刻有六個大力士。塔身中空,呈六角形,雕有龍紋圖案,但已風化。塔燈為六角形,三面開門。塔燈外壁保存有兩尊立佛浮雕,姿態優美,衣紋流暢,造型樸實,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塔頂為六角形,簷頭上翹,中間為透空設計,以利排煙。
唐朝史學家李百藥《北齊書》記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描繪唐代時,燃燈塔的燈光,照亮十里晉陽城的壯觀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