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四十六歲婦人與先生經營麵包車,幾乎天天以麵包裹腹,幾年下來,身高不到一百六十公分的她,體重七十五公斤。日前體重急速下降,異常倦怠,被送至急診,確診為糖尿病,合併視網膜出血。
據統計,去年全台糖尿病約一百七十六萬人,比前一年成長百分之六,增加約十萬名患者。
糖尿病患者容易合併視網膜病變,失明風險為一般人二十五倍。但臨床發現,糖尿病患者接受眼底檢查意願不高,一○○年度全國醫學中心糖尿病照護品質指標整體報告顯示,糖尿病患只有三成三進行眼底檢查。
彰基鹿港分院院長杜思德表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被確診時,約有兩成視網膜已產生病變。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一經確診,應立即接受視網膜眼底檢查。
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等疾病初期無明顯症狀,一旦就醫確診,視力幾乎都已發生不可逆的影響。該名婦人就是明顯例子,她送醫檢查後發現,飯後血糖數值高達七五一(標準值為二○○),糖化血色素為十三點四(標準值為七),確診為糖尿病。
進一步進行非散瞳視網膜眼底攝影,發現視網膜異常出血,眼科醫師為她做血管攝影檢查,證實為糖尿病引起黃斑部水腫病變,如果沒有妥善治療,恐有失明危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眼科部主任林人傑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因視網膜上的血管產生病變,引起血液滲出,造成黃斑部水腫、組織缺血缺氧。目前治療黃斑部水腫病變主要方法為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健保局二月起納入給付。
林人傑提醒,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早期症狀不明顯,患者難自覺,若發生視力有問題,務必定期追蹤,接受視網膜眼底檢查,把握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