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百科】 大手筆

龔敏迪 |2013.02.27
1465觀看次
字級

《陳書‧徐陵傳》說:「國家有大手筆,皆陵草之」,亦即說國家有大事都是由徐陵起草的。

此「大手筆」一詞來自「如椽之筆」這個成語,晉朝王珣夢見有人給他一支大筆,粗如屋椽。醒來後就對別人說:「此當有大手筆事。」

不久皇帝死了,所有布告天下的哀冊、諡議,都由王珣起草。所以當時出現「大手筆」並不是國之幸事;緊接著晉以後,南北朝的陳‧徐陵,也是在陳世祖、陳高宗時期,寫一些哀冊、諡議而被稱作「大手筆」。

無疑,哀冊、諡議也是國家的重要文件,必須由一流的文人來寫,所以到了唐朝,文壇領袖自然被稱作「大手筆」了。白居易的〈馮宿除兵部郎中知制誥制〉就說:武德開元年間「顏師古、陳叔達、蘇頲稱『大手筆』。」

宋‧人何薳《春渚紀聞》:「雖『大手筆』,不以一時筆快為定,而憚於屢改也。」說的是:就是那些著名文人,也需要修改作品,告誡作文的人,文章不厭百回改。

之後「大手筆」由文章高手演變到繪畫高手,清人宣鼎〈夜雨秋燈錄‧迦陵配〉:「突見墨荷,驚為八大再來人」。說李太守驚歎畫中墨荷如八大山人的作品,便問「誰之『大手筆』?」

接著辦大事、手面闊綽,也都成了「大手筆」。《負曝閑談》說:「又是個大手筆,整把銀子撒出來,毫無吝色!」 可見與原先的「大手筆」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