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故事 -- 炷香增福

 |2013.02.24
1472觀看次
字級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兒子裴文德,年紀輕輕就中了狀元,皇帝封他為翰林,但是裴休不希望兒子這麼早就飛黃騰達,少年進仕。因此就把他送到寺院裡修行參學,並且要他先從行單(苦工)的水頭和火頭做起。

這位少年得意的翰林學士,天天在寺院裡挑水砍柴,弄得身心疲累,而又煩惱重重,心裡就不停地嘀咕,不時地怨恨父親把他送到這種深山古寺裡來做牛做馬,但因父命難違,強自隱忍,像這樣心不甘情不願地做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忍耐不住,滿懷怨恨地發牢騷道:

「翰林擔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寺裡的住持無德禪師剛巧聽到,微微一笑,也念了兩句偈回答道:

「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

裴文德嚇了一跳,從此收束身心,苦勞作役。

偉大人物,不是坐在高位上給人崇拜,禪者是從卑賤作務、苦役勞動中身體力行,磨勵意志。儒者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佛教更是重視苦行頭陀,勞役歷練。雖然如斯,這也只是充實福德因緣,乃屬世間有為法,若禪者一炷香,心能橫遍十方,性能豎窮三際,心性能與無為法相應,當然是「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了。

摘自《星雲禪話‧沒時間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