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新光醫院近期完成姐姐捐腎給弟弟手術成功的病例。面對國內登錄等待換腎人數逾六千,每年卻僅有二百多人如願,親屬間腎移植,成為病患最大希望。醫師呼籲,健康的成人,捐一顆腎臟並不影響日常生活。
四十七歲黃先生,十二年前於公司員工體檢發現腎功能肌肝酸指數略高,雖曾連續三年就醫吃藥控制,卻時好時壞過了八年;直到五年前因工作派駐大陸福州,可能因當地水質問題,肌肝酸指數一路攀升,只好辭職回台。
由於腎臟功能已無法控制,醫師建議洗腎。家人得知後,太太及多位兄姐均願意捐一顆腎。只有姐姐配對符合,幸運的黃先生,安心的接受移植,手術順利成功,重拾健康。
新光醫院外科部黃一勝主任表示,台灣目前等待腎臟人數近六萬人,登錄等待腎臟移植的病人約六千二百例,但每年僅能實施二百例左右手術,而新增的尿毒病患高達三千六百人,讓腎臟移植的需求更形迫切。
黃一勝指出,由於腎臟來源短缺,病人約要等候十至十五年,才能等到腦死病人的器官捐贈,親屬間腎移植,已成為現在器官移植的焦點。他說,歐美國家親屬間腎移植約占三到四成,台灣卻只占一成五到兩成。
根據研究長期追蹤顯示,活體親屬腎移植比屍腎移植,短期或長期存活率均較高。活體捐贈腎臟可來自五等親內之血緣親屬及非血緣親屬(夫妻捐贈),活體腎移植亦可大幅減少等待屍腎移植的時間。
黃一勝強調,健康情況良好的成人,捐出一顆腎臟並不影響其日常生活。也提醒有高血壓、心臟病史者應審慎評估,術後要留意油脂、鹽分勿攝取過量,少喝飲料多喝水,非必要不要亂吃藥,以減輕腎臟負擔。
泌尿科醫師林宜佳指出,新光醫院在兩年內做了五例親屬間活體腎臟移植,有媽媽給兒子一例、兒子給媽媽兩例、姐姐給弟弟一例、太太給先生一例,這五位捐贈者術後約四至七天就出院,目前腎功能都在正常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