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基隆訊】基隆市南榮國中警衛王志仁非常熱愛古物,不但成立工作室、蒐集老東西,每年投入超過二十萬元購買文物,光是老基隆的地圖,他就有上百張。校方表示,直到最近才知道校內有「隱藏版」文史工作者,將結合校本、鄉土課程,請王志仁分享文物。
王志仁工作室裡,二十坪左右的空間,文獻、書籍、古物、地圖、郵冊堆得滿滿,牆上也掛了一幅幅老照片,還有四十多年前公路局的站牌。王志仁說,他蒐藏近兩千冊關於基隆的文獻,其他古物、老地圖和老照片加起來也超過兩百件。
王志仁說,很多學生、研究員都會向他借文獻,「因為這裡像超級市場什麼都有,資料是文化局的數倍。」
年近四十的王志仁五專讀輪機工程、二技念休閒管理,如今擔任國中警衛,卻不能自拔地愛上文史工作。他從小就愛集郵,透過郵票了解基隆歷史,後來認識幾位文史工作者,他也投入這個領域,還曾出版《基隆郵政史》。
廢棄的台鐵站牌、第一屆基隆市議會手冊、日據時期的基隆地圖、古船照片,這些別人不以為意的東西,在王志仁眼裡都是寶貝。小心翼翼從防潮箱拿出幾張清法戰爭時法軍攻台的畫報,王志仁說,這是他最近尋到的寶,經專家鑑定後,確認是一八八四年法軍的出版品,他說:「一百多年前法國人摸過的東西,我們還能看到,真的很神奇。」
二○○九年起經營工作室,加上每年購買文物的支出,王志仁幾乎花光積蓄,不過他樂此不疲。他說,最近有人出資贊助,他可以更專心研究文史,預計定期出版書籍,讓更多人認識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