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大湖訊】苗栗縣栗林國小退休校長吳兆玉和大湖鄉十餘人共同編纂《尋找先民的護神》,記錄了大湖伯公廟特色,苗栗縣文化局今天上午九時,在大寮村大窩山樟樹伯公廟旁,舉辦新書發表會,現場備一百本新書贈送民眾,並舉行作者群簽名會,歡迎參加。
吳兆玉以三年時間,和鄉內十餘名士紳調查、記錄鄉內二百三十八座土地公廟的由來、發展及傳奇,以深入淺出文字、圖表、照片,留下每座土地公廟歷史及百餘年來與地方互動的事蹟。
吳兆玉表示,土地公「有求必應」的慈心,成為備受人們愛戴的神祇,隨著社會變遷,土地公顧田水、守交通、旺產業、判陰陽,護民職責愈來愈細。並且土地公廟不僅是信仰場所,還是孩子們遊戲及聆聽長輩說書講古的場域;由於土地公廟燭火多,窮孩子在此挑燈夜讀,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
吳兆玉感嘆說「八十年間,大湖鄉未再新設土地公廟」,人和土地間的情感,似乎淡了,有的人把祭祀土地公視為迂腐,實在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