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擁有約一千五百餘件館藏品的台中市編織工藝館,積極轉型為「編織工藝文化園區」,希望發展更多元的編織技藝。位於台中市立葫蘆墩文化中心、擁有約一千五百餘件館藏品的編織工藝館,是國內少數以台灣與亞太地區相關編、結、織、染、繡為主題的小型地方文化館,二十多年來不但致力傳統編織文化資產調查,也持續進行典藏、研究、出版等計畫。編織工藝館正積極轉型為「編織工藝文化園區」,希望發展更多元的編織技藝。
編織館從民國七十四年至九十年陸續經由捐贈與購藏,蒐羅約一千五百餘件編織珍藏品,保存了海上絲路沿岸各國精緻的編織技藝及文化,做為建構亞洲各文化圈相關工藝文化傳播、編織技術知識之用。
為賦予編織工藝館一個新的使命及發展,葫蘆墩文化中心以多年來推廣有成的編織工藝館為主軸,整合中心內的圖書館、展覽館與戶外園區,將改建轉型為「編織工藝文化園區」。
未來的編織工藝文化園區有編織文創交流區、編織工藝館、編織文物館、編織體驗區、編織教室、編織意象辦公室、編織簡報室等,將編織的概念融入整體意象中,由外到內、從景觀到建築,都將呈現「編織」特色。
春節期間,葫蘆墩文化中心的編織工藝館及編織文物館安排了「台灣藍四季研究會創作展」及「林黃嬌藺草編織工藝特展」兩項展覽、還有藍染體驗與市集活動,邀請民眾一起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