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央銀行昨天宣布,共有四十六家國內外匯指定銀行(DBU)及境外金融機構已與大陸中國銀行台北分行簽署清算協議,並完成開戶手續,今天正式開辦人民幣業務,最基本的業務是存款和放款,其他商品待存款規模擴大後陸續推出。
央行副總裁楊金龍說明,一月二十八日核准中國銀行台北分行為台灣地人民幣清算行,及一月三十日會同中銀台北辦理人民幣業務說明會後,國內外匯指定銀行及境外金融機構與中銀台北簽清算協議並完成開戶手續的家數,到二月五日中午為止已有四十六家,今天正式開辦人民幣業務,包括本國銀行二十九家、外資銀行十六家、一家海外金融機構。
台灣銀行董事長劉燈城強調,台銀已積極邀請大陸地區九家台資銀行及現行已有台幣現鈔兌換業務的十三家中資銀行,與台銀上海分行簽訂大陸地區新台幣現鈔清算協議,等兩岸主管機關核可辦理現鈔清算協議內容後,即可與上述銀行完成簽署。
此外,楊金龍也提到,台灣銀行上海分行初期在大陸地區辦理的新台幣現鈔買賣業務,央行已於一月四日許可,大陸外管局也在二月四日核准辦理現鈔入出境;台銀目前正著手進行運鈔作業,待取得大陸外管局的「零售審批」許可後,即可開辦新台幣現鈔買賣業務。
劉燈城指出,新台幣在大陸現鈔一年需求在二十七億至三十億元之間,第一批二千五百萬元新台幣已運送出去,預計今天會送達上海。
台灣人民幣業務開放後,各銀行摩拳擦掌搶人民幣,均將推高利專案,如元大銀行率先推出人民幣優惠定存專案,三個月期定存年利率可達百分之三點五,比新台幣優惠定存目前年利率約在百分之一點零五至一點四之間高出一大截;也有多家銀行提供「零元開戶」。央行表示,銀行推專案利率存款,只要資金有去路即可。
不過,由於各銀行有不同的起息及起存門檻限制,民眾要存人民幣時,最好先向問清楚相關限制;同時,銀行指出,人民幣也是外幣的一種,利差高過新台幣,匯率是投資最大風險,借新台幣存人民幣成本過高,並不划算。
金管會則發函銀行業,民眾開戶存人民幣時,可不須先填「風險預告書」;但若民眾進行人民幣理財業務,如買人民幣計價的債券或基金,仍要依現行規定先填風險預告書。財政部關務署也提醒,一般民眾出入境,不得攜帶超過兩萬元人民幣,未申報通關將被海關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