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內容可分為三段:一、提婆達多成佛,二、文殊教化,三、龍女成佛。
一、提婆成佛
釋尊告訴與會大眾:過去為求《法華經》,毫不懈倦;長年之間做國王而發大願,求無上菩提而心不退,廣修六波羅蜜的菩薩行;為法不惜七珍萬寶以及國城、妻子、身命,讓位給太子,擊鐘而於四方求法,宣說:若有人為我說大乘,則我將終身為僕人供養、服侍(註)。
時阿私仙人來對國王說:我有《大乘妙法蓮華經》,若服從而毫不違逆地受教,可以為你說法。此國王聽了仙人的話,非常歡喜,發誓侍奉一千年。經上說:
「採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倦。」
竭誠服侍,終於徹悟妙法而成佛。此國王是誰?即是我釋迦牟尼。那時國王所服侍的仙人,是今提婆達多。釋迦遠劫以來,即勤求是經如此。佛陀宣說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而成佛:
「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以此往昔的因緣,犯五逆罪的提婆達多,在當來之世,也一定能成佛,名為「天王如來」,釋尊授予成佛的記別。此提婆達多的成佛,是惡人成佛的範例,實證極惡的人,也因與《法華經》結緣,而終於藉由經典之力被救濟,並諫曉佛滅後的眾人。
佛又告四眾,提婆達多成佛名號「天王如來」,世界名「天道」,住世二十中劫。在二十中劫期間,天王佛為所有眾生廣說《妙法蓮華經》,這時有恆河沙數那麼多的眾生,得證阿羅漢果;無量無邊的眾生發緣覺乘心;有恆河沙數的眾生發無上正等正覺的道心;他們都得到無生法忍,證得不退轉的境界。
時天王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寶塔,高六十由旬,縱廣四十由旬。諸天人民,悉以雜華、末香、燒香、塗香、衣服、瓔珞、幢旛、寶蓋、伎樂歌頌、禮拜供養七寶妙塔,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議眾生發菩提心,至不退轉。(待續)
註:象馬等為外施,頭目等為內施,妻子奴婢等為內外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