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人士的訴求,呼應「二○二五非核家園計畫」,從「愛地球」、「愛台灣」的觀點來看,深具美好的遠景;反核成為全民運動,贊成者變成全民公敵,卻忘了是誰下令停工又復工,浪費公帑數千億元?
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說,核四廠「不是停建,是不商轉」,這說法,如同蓋好的高速公路,禁止行駛汽車。
不商轉的核電廠,就經濟效益而言,完全失去功用;花大錢蓋座空殼子,太不符合常理了。是故,前總統李登輝質疑「非核要怎麼非」?現實無情的陳述,卻是反核團體必須面對的課題。
站在安全第一的立場,筆者贊成核四不商轉。問題是,民生經濟需要用電,核四若不運轉,一旦核一、二廠逐年除役,屆時「電從哪裡來?」
欲達成「非核家園」的夢想,請端出牛肉,取得再生及替代能源的方式,不論是採用風力、水力、燃煤或石油,總要有足夠的電力,讓人民無缺電、斷電的顧慮,才是負責任的政策;只有明確的解決方案,才能令人心服口服。
許妙純(雲林縣/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