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肩負生養孩子的重任,早年的母親仍然要從事勞動,為家裡多掙一份收入。母親勞動中流的汗水,撐起了半邊天。艱苦、韌性、付出,讓孩子們免於受凍和挨餓。
母親的勞動同含了家務和生產經濟活動兩方面,前者包括了洗衣、挑水、砍柴、做飯等等;後者通常是家裡的小買賣,如販賣水果、蔬菜、肉類、檳榔、小吃等,也有從事礦場和工廠的粗工,像清理煤渣、製作零件和竹竿等。
至於農村的母親,自然圍繞在耕作和收成的種種農務,城鎮的母親則是到工廠縫縫衣服。無論刮風下雨,仍終日勞動;無論是否懷有身孕,依舊必須上工。年幼的孩子家裡沒人帶,只好揹著工作。孩子稍長,則帶到工作場所,孩子或乖乖坐在一旁看著,或忍不住頑皮的天性,四處觸摸走動。
終於捱到孩子們完成了學業,家裡添置了電視、冰箱、沙發,勞動的母親才能喘一口氣,並在一張張昏黃的舊照片中,回望自己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