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看世間-- 善因好緣 李自健彩繪人性與愛

郭書宏 |2013.01.28
2904觀看次
字級
一九九九年繪製的〈慈〉,畫中主角是星雲大師母親李劉玉英老奶奶。 圖/李自健提供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以一枝畫筆彩繪出人性與愛的光輝,中國旅美著名油畫家李自健,二十年後重返「人性與愛—李自健油畫世界巡展」起點—高雄佛光山,即日起至三月三日在佛陀紀念館展出二百幅畫作,作品中洋溢著人性善良、愛與慈悲的永恆主題,也訴說著畫家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善因好緣。

貧困家境 培養善良品性

一九五四年出身於湖南邵陽的李自健,幼年家道中落,父蒙冤獄,母親獨自撫養八個孩子,苦難的人生,磨練出他頑強意志與善良品性。自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後,一九八八年移居美國,雖身處異邦,仍懷抱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致力創作出謳歌良善人性、貼近人民生活的寫實主義油畫作品。

移居美國初期,李自健縱然懷抱滿腔的熱血與抱負,仍敵不過現實考驗,一度經濟陷入困頓,使他對創作與人生感到迷茫。一九九一年春天,友人引薦他為星雲大師畫肖像,大師讚賞他的繪畫才華,卻惋惜他只能為「生活」而畫的無奈,為成就他的創作理想,大師把信徒提供靜修用的洛杉磯「蒙地拉精舍」借給李自健住,讓他安心作畫。

「當時,我高興得不敢相信,天底下竟有這麼好的事!」李自健表示,愛才且惜才的大師,隨後更送他一本《護生畫集》,勉勵他日後可以「愛心」作為主題,畫出一系列彰顯人性善良、純樸的藝術畫,亦建議可將中華民族堅毅不拔、任勞任怨、委曲求全的性格,發展走入人間、回歸自然等藝術專題。

大師奧援 2年繪百幅畫

擁有大師的賞識與鼎力支援,李自健無後顧之憂地在蒙地拉精舍潛心作畫五百多個日夜,白天他專心構思創作,晚上則閱讀大師的《星雲禪話》、《星雲法語》、《星雲大師講演集》等佛學著作,人間佛教的思想在他心裡孕育、成長,且巧妙地融入近百幅表現人性大愛、生命關懷的油畫作品,形成了一直沿續至今的「人性與愛世界巡展」的重要基礎。

李自健說,自從有了佛法的加持,創作靈感亦如泉湧,過去畫不來的主題與意境會突然茅塞頓開,濃厚的慈悲為懷、普度眾生、行道天下的人文關懷色彩,逐漸在潔白的畫紙上暈染開來,心胸視野也因此拓展;流浪人系列的〈伙伴〉、母女系列中〈果實〉、以強烈張力表達中國沉痛歷史的〈南京大屠殺〉,都是這段期間的代表傑作。

「不要賞心悅目,而是要打動人心。」這是李自健對自己作品的期許與定位,也是因為他的作品質樸真誠的風格,呈現故鄉情懷、真誠人性、親子情誼,感動了海內、外無數觀者,就像主題「人性與愛」一樣,貫穿所有欣賞者的心。

巡展20年 獲得空前回響

一九九二年起,李自健以自主自費的方式,在全球間展開非商業性的「人性與愛油畫巡迴個展」,五月在美國洛杉磯舉行首次油畫展,隔年一月則在台灣佛光緣美術館辦展,而後持續於五大洲、三十餘個國家與地區,至今已舉行七十次的大型油畫個展,並多次寫下第一個中國藝術家在該地舉辦大型油畫個展的紀錄,作品廣獲佳評。至今二十年間,已累計逾三百二十萬人次觀展。

「這個世界需要愛心,當我們用愛與關懷擁抱世界,世界也會以同樣的熱忱回應。」李自健表示,過去兩年多來,他帶著「人性與愛」巡展作品走過中國二十餘座主要城市,所到之處獲得空前熱烈的回響。

皈依大師二十年,李自健立志用藝術創作來行佛,並以繪畫來實踐偉大的佛理。他說,「人性與愛」巡展於今年三、五月在中國廣州、北京展出後,他計畫閉關三年,且以佛陀弘化事蹟為主題推出全新創作,屆時此巨幅油畫將展示於佛陀紀念館,敬請大家拭目以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