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北京近日嚴重的空氣汙染使「北京咳」這種戲謔的說法在外籍人士間流傳;有大陸醫師認為「北京咳」說法極度侮辱,不少專家呼籲整治空氣汙染,應是第一要務。
《經濟參考報》報導,北京外籍人士中流傳若干年的「北京咳」說法,近日因霧霾再度被搬出討論。
「北京咳」指十二月至四月間乾咳咽癢,到北京就發作,離開北京後自然消失。一些南方人也表示,他們到北京或北方一些城市也會出現類似情況。
「北京咳」成因,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政策與環境規畫研究所所長宋國君指出,「毫無疑問是空氣汙染」。北京市空氣中PM2.5濃度過高,長期吸入,會導致呼吸和其他器官系統和組織損害。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北京咳」說法。報導引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何權瀛「非常激動地」說,「在沒有找到明確的證據之前,不能說什麼『北京咳』,這詞兒是對北京的極度侮辱!」他認為引發咳嗽原因很多,不能簡單地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