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在地化 台幹不吃香

蔣寒 |2005.09.18
551觀看次
字級

【記者蔣寒報導】隨著台灣企業逐漸在大陸「在地化」,台籍幹部好日子不再,近年來台幹地位逐漸被大陸當地人才取代,出現一股台幹被逼退或是轉戰到其他地區的趨勢,不少企業的中級台幹都深具危機意識。

統一企業集團積極佈局中國大陸市場,最高時,曾有近兩百人駐在大陸各地,但近年來逐步回流,今年更將調回七十名台籍幹部,創下歷年來台幹「回流」最高紀錄。早年以台商身分到大陸投資的康師傅集團,集團內部早已經開始訓練當地主管,以因應不斷成長的企業規模。

除了製造業開始撤回台幹,服務業也有捨台就中的狀況。一位企業家說,「台幹工資成本太高,少用一個台幹,可以多用很多個當地人」,目前許多企業將台幹派駐大陸,主要仍是因為台幹的管理能力和經驗都較當地人好,加上台灣與中國之間文化相近。例如日商全家便利商店進軍上海市場,雖然台灣全家便利商店僅占了合資公司的最小股分,但重要的經營團隊幹部還是都由台籍員工擔任。

對台幹來說,大陸的人才成長快,固然有讓台幹面對「被幹掉」的可能,不過在不同的環境中磨練成長,反而讓台幹功力「更上一層樓」。台灣的特力和樂副總經理顧憶華轉戰上海特力和樂時,就從台灣帶十幾名幹部前往大陸,現在這些幹部幾乎都「根留上海」,證明只要具備相當的能力,在哪裡都不須擔心被取代的問題。

去年底台幹老郭娶了位東北姑娘,台灣對他而言,已成為遙遠的記憶,今年初老郭買了新房,新婚的老婆又懷孕了,老郭索性把老媽接到大陸一塊生活。早年台商派幹部到大陸,經常遭到員工抵制,勉強去的人也是心不甘、情不願,台幹到了大陸後又要面對生活適應的種種問題;但台幹一旦在大陸待了幾年後,回台灣重新適應台灣的生活環境,比當年去大陸適應大陸生活更難。

全球第一大女鞋廠恆豐集團特助郗森安說,根據他多年的經驗,很多派到大陸的幹部調回台灣後,沒多久又辭掉公司的工作,回大陸重新找工作。主要是台幹回台後,沒有和大陸相符的職位和待遇,加上大陸生活費比較低,這幾年各方面進步很快,環境和台灣差不了多少,願意留在大陸發展的人愈來愈多。特別是在大陸娶妻生子的台幹,回台的意願更低,小陳在台灣一家成衣公司上班,小陳太太就是他派到大陸後認識的同事,在大陸時小陳和太太、女兒一塊住,結果調回台灣後,反而要被迫當「台獨」。因為,小陳的太太在台灣一次只能住半年,在台灣不能工作,沒勞保也沒健保,只能到公司兼差打零工,女兒習慣和媽媽住,小陳只得自己一個人在台灣獨立生活。

產業轉型也是造成台幹對返台心灰意冷的原因之一,阿財和阿東十二年前都在台灣一家知名鞋廠商技術員,老闆本來要阿東到大陸東莞開廠當幹部,阿東不願意,老闆不得改派阿財到大陸。

後來鞋廠在大陸愈做愈大,阿財升到當副總,阿東在台灣因為公司生產線日益縮小,被降調為打樣師傅,兩年多前老闆把台灣廠全部關了,阿東被迫提前退休,讓阿財看了不勝唏噓,更讓很多同業台幹不敢回台灣。

近年在大陸迅速擴張的亞洲水泥,也發現台幹回台會面臨適應上的困境,不敢多派台灣幹部到大陸,但為了滿足建廠人力的需求,把建廠工作委外經營,蓋新水泥廠時不從母公司派人,而是回台灣找合適、有大陸經驗的人到大陸協助辦廠,等工廠運作生產後,就自動解除雇用關係。

亞泥估計兩年後,大陸的水泥產量就會超過台灣,重心也會搬到大陸,但大陸廠的幹部會從當地找人培養,不會有台幹回流的衝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