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神創造世界的計畫,人應該有子女是常規,否則世界就無法綿延,況且神還允諾人要生養眾多,充滿世界呢。但是神給各人的恩賜不同,神在各人身上所規畫的目的也不盡相同,所以有及沒有子女,就一切按神的旨意行吧。有很好,沒有也很好。
現在社會上為什麼有這麼多令人傷心的孩子呢?原因當然很多,主要還是因為孝道日漸衰微。
最近去韓國五日遊,導遊說他們受中華文化影響,過年時全部人回家團聚,子女向父母行跪拜大禮,互道吉祥話,並互贈紅包。這種習俗有很大的孝道教育作用在內,而且是自小就開始養成,幼年孩子雖然只是覺得好玩,但年齡漸長,行之有年,終生不忘,且傳之後代,真是太有意義的事了。但我們卻早已淡忘,真是可惜。
如何能讓這些無子西瓜重獲「安全感」?讓無子變有子,甚至比有子更幸福呢?多年前,政府制定了「信託法」及「信託業法」,無子西瓜可以據此將錢信託給受託人,現在受託人多數是金融機構,像現在的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彰化銀行、富邦、國泰世華等十餘家銀行,都有經營老人安養等相關的信託業務。信託的方式,以無子西瓜為例,無子西瓜與受託的金融機構訂立信託契約,將錢信託給該金融機構。
無子西瓜是委託人,該金融機構是受託人。信託契約可以約定,如何支用該筆款項,委託人的老、病、死各項有關支出,受託人皆依信託契約的約定為其支付。例如住老人院,自己不必按月繳費,受託人會直接由委託人帳戶中,將款項撥給老人院。就像現在許多人的電話費及水電費,都是由銀行轉帳辦哩,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