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沒教的想像】影子的趣味

劉炯朗 |2013.01.20
3844觀看次
字級

首先,請大家猜一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相信大家馬上猜得到,答案是「影子」。

蘇軾寫了一首詩〈花影〉:「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描寫花的影子「重重疊疊上瑤台」,瑤台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裡是指華麗的樓台,表示花的影子在華麗的樓台上重重疊疊;「幾度呼童掃不開」,叫書僮打掃好幾次,都無法掃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太陽下山後,影子就不見了,月亮升上來,影子又重現。

〈花影〉這首詩也可以看成一個謎語,答案就是「影子」。其實,這也是寫文章詩詞的一項技術,詩的題目是〈花影〉,整首詩沒有一個「花」字,沒有一個「影」字,可是每句描寫的正是花的影子。

蘇軾這首詩清新可喜,還帶些俏皮幽默外,也被解釋為他以諷喻手法,將重重疊疊的花影比做朝廷中居於高位有權勢的小人,雖然正直的朝臣努力嘗試,也無法將他們清除;而當宋神宗駕崩,小人都被貶謫,就像太陽下山,花影也消失了;但直到改朝換代,宋哲宗即位後,小人又當道了。這也反映了蘇軾在仕途不得志的牢騷。

寫情書也有影

「花影」兩個字也出現在《西廂記》張君瑞和崔鶯鶯兩人傳遞的情書裡。唐朝名詩人元稹寫了一篇傳奇《會真記》,也叫做《鶯鶯傳》,描寫一位書生張君瑞和一位女子崔鶯鶯的愛情故事。

後來戲曲家以《會真記》的故事為藍本,創作許多戲曲,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西廂記》、《桃花扇》、《牡丹亭》及《長生殿》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典戲曲」,是中國文學的瑰寶。

《西廂記》的故事,是敘述崔相國在朝中病逝,他的夫人帶著女兒崔鶯鶯護送他的靈柩回鄉,同行的還有鶯鶯的侍婢紅娘。她們一行人在途中暫住在普救寺裡,正好遇到赴京趕考也借住在寺裡的書生張君瑞。

省略其間曲折的故事,講講張君瑞請紅娘幫他送給崔鶯鶯的一封情書,結尾是一首五言詩:「相思恨轉添,漫把瑤琴弄;樂事又逢春,芳心爾亦動。此情不可違,虛譽何須奉?莫負月華明,且憐花影重。」對你的思念之情愈來愈深,隨手撥弄瑤琴,寄託相思之意。在春天裡又遇到快樂的事,你的心情也會被打動吧?不要違背真情,顧慮空虛的名譽。不要辜負皎潔的明月光,要愛憐重重疊疊的花影呀!

崔鶯鶯收到這封情書後,也回了一封信請紅娘帶給張君瑞,是另一首五言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在西廂房等待月亮升起,窗戶半開迎著風;牆上的花影隨風浮動,想是美人走過來了。張君瑞開心極了,這就是崔鶯鶯相約他晚上在西廂房門外會面。

和他們相比,現在的年輕人可直接得多了:「晚上八點半,西門町捷運站二號出口,請準時。」

(選摘自《國文課沒教的事》‧時報文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