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公視第五屆新提名董事審查昨日經過四輪投票,僅通過五人名單,未達九人目標,公視新董事選任再度難產。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她對結果感到失望與遺憾,未來將優先說服立法院修法,希望從制度面解決通過門檻過高的問題。她表示,在《公視法》修法前沒興趣再提新名單。
文化部昨日上午十時舉行公視第五屆新提名董事人選審查會,並透過網路直播,讓外界觀看整個過程。這次行政院共提名十五人,依規定,每位被提名人必須獲得至少十二票支持才能通過。
第一輪投票中,審查會率先通過侯文詠、陳倩瑜、陳淑麗、鈕承澤四人;第二輪通過姜雪影一人。第三、四輪投票前,評審熱烈討論,各自發表贊成或反對某些人選的理由,但委員之間仍舊沒有交集,最後就只通過五人名單,加上先前選出的八人,共十三位,仍不足法定董事須有十七人的最低門檻。
根據《公視法》規定,公視董事會由立法院按政黨比例推舉十一名至十五名社會公正人士組成公共電視董、監事審查委員會,必須要有四分之三以上審查委員同意後,公視董事才算當選。第五屆公視董事會有十五名審查委員,以四分之三比例來算,至少要有十二名審查委員通過,才算當選公視董事。
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這凸顯了須獲四分之三審查委員同意才通過的高門檻並不合理,文化部接下來必須從制度面著手,她將全力推動《公視法》修法,降低審查門檻,修法前不提新名單。
龍應台指出,文化部長期對於公視董事審查過程付出的努力,可以接受社會公評。她認為不管是提名、評審過程都已有明顯進步,包括全程公開、網路直播,都對公民社會凝聚共識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審查結果令她感到失望。龍應台認為,唯有立法院將《公視法》修法當做下會期第一優先的重要法案,盡速修法通過,才可解決目前的僵局。
龍應台說,連大法官都只需要二分之一就通過,而不支薪、做義工的公視董事卻要四分之三,制度設計不合理,耗費龐大社會成本,更使得公視董事會選任遙遙無期,整個公廣集團的革新陷入癱瘓,浪擲國家資源。龍應台說,公廣集團有太多塵封已久要整頓的問題,如果沒有董事會,政府機關沒有辦法去整頓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