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商會發表年度藍皮書,主題為希望政府面對現實,使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聲明唯有人貨自由來往,才能整合大中華區域經濟圈,他們重視的是兩岸直航;歐洲商會並批評政府過度利用中國大陸對台灣軍事威脅論,希望台灣正視中國強盛的事實。
旁觀者清,歐洲商會的論點與月前美國商會所提出的相同,但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如錄音帶般重複稱,大陸視兩岸直航為「國內航線」,我方強調的是「國際航線」,所以問題不在我方而在大陸,但事實上,大陸將兩岸直航稱為「兩岸航線」,台灣卻只對三節、醫療包機稍作讓步。
蘇內閣進行所謂「蘇修路線」,卻受基本教義派「修蘇」影響,致施政遭綁架,不走中庸中間路線、逢中必反,經續會五大套案獨缺兩岸組而宣告失敗,並造成國內統獨對立、藍綠對抗,兩岸不能直航三通,行政院日前提出的「大投資」計畫充其量是畫大餅,恐將淪為一場空。
歐洲商會希望台灣政府能正視中國強盛的事實,是務實的建言,因為中國已和平崛起,美國正設法拉攏中共變為重要夥伴,發射人造衛星、進行太空漫步,已非吳下阿蒙,台灣又何必夜郎自大?
歐洲商會批評政府一再強調對岸布置八百枚飛彈,而不思緩解兩岸關係,亟欲軍購進行軍備競賽,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云「佳兵不詳」,美國的兩岸政策是兩手策略,AIT代表楊甦隸下最後通牒要我國會通過軍購案,不啻干涉內政視,我為殖民地,他維護的是共和黨期中選舉與軍火販子的利益,不必讕言軍購不為美國,而是為了台灣。
兩岸直航三通、和平共存共榮才是正途,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最近提出「台灣不獨,中共不武」的維持現狀言論,應是兩岸目前最佳良策,政府的兩岸經濟政策不應自我限縮,否則經濟將踟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