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送禮似乎已經成為國人社交的一種基本禮儀,只是送禮的樣式若是不符合人家的需求,有時好意往往會被大打折扣。
猶記去年過年前,家中收到公婆以前任職單位的同事,以及幾位好朋友送來的禮盒,種類琳瑯滿目,有橘子、釋迦、棗子、蓮霧、竹筍各一大箱;蘋果、梨子兩三盒;香腸、臘肉、八寶飯、烏魚子,已經把冰箱塞到沒有多餘的空間,家中只有四口人的我們,實在無力在幾天年假中把這些食物全部消化完,還在煩惱別人的盛情不知怎麼處理時,又有熱心的朋友送來一隻現宰的生雞,著實讓我傻眼甚久,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相當怕生雞,從小看見母親在廚房料理雞肉時,總是躲得遠遠的,總覺得待宰的雞會用哀怨的眼神瞪我,這種印象一直銘印在我的心裡。
隨著假期接近尾聲,我望著擺滿年貨的冰箱,著實有點不知所措,在此奉勸諸位,以後送禮時,可以先想想送過去的禮物會不會造成別人的負擔,若是對方的經濟能力許可,其實不需要錦上添花,何不把這些禮品轉送給其他弱勢團體,讓他們也可以過一個溫飽的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