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港朝天宮請旗津天后宮媽祖(左二)、北港朝天宮媽祖(左三)及下營茅港尾天后宮媽祖(右一)來作客,「神齡」共逾千年。圖/謝龍田
【本報高雄訊】主祀媽祖的高雄市紅毛港朝天宮,重建五年完工,十二至十四日舉行謝土安座典禮,近日邀請雲林北港朝天宮、台南市下營茅港尾天后宮及旗津天后宮的媽祖來作客。主任委員蘇石盾強調,三尊媽祖「神齡」加起來超過一千年,一起作客很難得。
昨天有大批信眾持香,在朝天宮牌樓前等候北港朝天宮媽祖到來,鑾轎抵達時,信眾跪地拜拜相迎,蘇石盾帶領副主委蘇發成、鍾明榮及信眾敬花、敬果及敬茶,行禮如儀。
「連同前天抵達的旗津天后宮及下營茅港尾天后宮媽祖,三位貴客到齊。」蘇石盾表示,紅毛港朝天宮媽祖也有二百多年歷史,和三位貴客齊聚一堂不僅首見,也是「媽祖界」的盛事。
紅毛港是一個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漁村,全村共分五里,每一里都有一間大廟,居民房屋以廟宇為中心,沿廟而建,廟宇是每一里的信仰與活動中心。若以姓氏區分,朝鳳寺為洪姓、濟天宮李姓、飛鳳宮楊姓、朝天宮蘇姓、飛鳳寺則是洪姓與楊姓共屬,相當具地方特色。
因高雄港擴建計畫,紅毛港村居民全部遷村,五大寺廟也跟著移地重建,其中,朝鳳寺、濟天宮、飛鳳寺、飛鳳宮位於南成里,朝天宮則坐落在明正里,相隔均不遠。依習俗,每年僅能一間大廟落成,朝鳳寺率先落成,斥資一億多元的朝天宮是最後完工。
朝天宮重建逢經濟景氣跌落谷底,募款困難;從事漁業的蘇石盾捐出「養老本」一千萬元,後續還追加約兩百多萬元。在漁業界、紅毛港人及信眾共襄盛舉下,眾志成「廟」。
「一路走來,點滴在心頭,感謝媽祖保佑,而且還不斷有出錢出力的善心人士,一磚一瓦都是恩情。」蘇發成和管理委員會幹部及自願信眾,昨天起發心吃齋一周,表示對安座及媽祖的尊敬。
此外,朝天宮定十二日起一連三天舉行「慶成三朝祈安清醮」法事,有誦經、開廟門、辦仙、安座、過平安橋等儀式;十九日起連演八天的歌仔戲饗賓,十九日晚上有平安宴,席開逾五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