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陝西考古研究所近日在對西藏薩迦寺的考古挖掘中發現,圍繞薩迦南寺的護城河遺跡呈彎曲的折線形。考古工作的陝西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建林說:「這是一種古今中外都極為罕見的護城河形狀。」
薩迦寺坐落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西南薩迦縣,由法王昆‧貢覺傑布於一○七三年創建,是薩迦派第一座寺院。
薩迦寺以仲曲河為界分南北兩寺,北寺在文革中遭到毀滅性破壞,現在只有南寺尚存。寺內至今還保存大量文物,被海內外學術界譽為中國的「第二個敦煌」。薩迦寺的維修工程從二○○二年六月起動工,是國家資助的西藏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之一。
日前在薩迦南寺西面城牆外所見到的,是已經挖掘出的部分護城河河道遺址並非常見的一條直線,而是由方折的迴旋線條組成。
河道橫截面呈倒梯形,上寬下窄,上底寬六公尺,下底寬三點三公尺,深八點八公尺。護城河與城牆之間距離十七公尺,兩者之間有羊馬牆。
負責這項考古工作的陝西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建林說:「這是一種古今中外都極為罕見的護城河形狀。」 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館研究城牆史的專家楊國慶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他說:「這種雷紋形的護城河不僅從未在考古中見過,我也從未在史料記載中看到過,具有非常獨特的價值。」
薩迦寺主持班典頓玉曾研究過古代中國、埃及和羅馬的護城河。根據目前的發掘情況,他推測最終呈現出的將是回紋形圖案的護城河。
班典頓玉說:「回紋式護城河在薩迦派第五代祖師八思巴的畫傳和薩迦世系中都有所記載,但以前從未發現實物,我小時候曾聽薩迦縣的老人講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