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堂啟用 參訪佛館第一站

羅智華 |2012.12.31
2978觀看次
字級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羅智華大樹報導】在氣勢磅礡的鼓聲中,兩頭身著繽紛彩衣的祥獅以「瑞獅呈祥」的精采演出,帶來吉祥好采頭,也為昨天「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問道堂啟用典禮」儀式炒熱氣氛、帶來歡喜。問道堂啟用後,將成為大眾參訪佛館的第一站,除可提供佛館諮詢服務、參訪路線建議,還可作為禮佛、休憩及閱讀空間,多樣化功能讓前來參訪的遊客直呼:服務好貼心!

啟用典禮由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主法,帶領多位法師、功德主、信眾、叢林學院女眾學部師生一同誦念《大悲咒》,莊嚴佛號聲繚繞全場,心培和尚以楊枝淨水為問道堂進行灑淨儀式(見上圖),隨後舉行隆重的剪綵典禮,為問道堂啟用揭開序幕,佛陀紀念館館長慈容法師及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也全程見證典禮。

心培和尚表示,星雲大師希望藉由佛陀紀念館來弘揚佛法、增添大眾慈悲與智慧,透過問道堂的啟用,將有助於讓大家更易於親近佛法,達到人人學佛行三好、家家戶戶都吉祥的願景。

「問道堂是大眾參訪佛陀紀念館的第一站,可幫助民眾了解佛館因緣與相關資訊,讓大家更認識佛館」,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表示,問道堂主要由女眾學部師生負責,除為民眾介紹佛館建築緣起、特色與最新活動訊息外,還能依參訪時間長短提供適合的行程建議,讓民眾把握時間、暢遊佛館。此外,她們也能發揮所學,為民眾解答佛教相關問題。

不只能提供諮詢服務,問道堂也能作為禮佛、閱讀及休憩空間,讓走路走累了的長輩坐下來歇歇腳,可說是功能十分多元的空間。而「問道」二字則是由星雲大師親自命名,其典故出自於佛門故事中,唐代大儒韓愈弟子李翱拜見著名的藥山惟儼禪師、悟道後寫下的詩偈「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問道堂」總高度達六十六點六公尺,地理位置十分顯目,從遠處就能看見,最上方還設有鐘樓,裡頭的古鐘是由大陸蘇州寒山寺贈送給佛光山,命名為「和平鐘」,啟用後從早上五時至晚上七時,每個整點都能聽見宏亮的鐘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