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肺炎的流行季節,更是侵襲性肺炎肆虐的時候,罹患者往往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迅速致死,尤其五歲以下的幼童和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為好侵犯的年齡層。據衛生署統計,民國一○○年台灣地區主要死因,肺炎占第五位,國內每年有九千多人死於肺炎,其死亡人數大於癌症第一名肺癌的人數。
一般人在上呼吸道感染後(大都為病毒所引起),病毒可進一步造成呼吸道上皮細胞破壞、功能喪失,痰液變稠、排痰功能減低,甚至侵犯肺部引起肺發炎;若上呼吸道的細菌趁這個機會在肺部繁殖,會造成細菌性肺炎。常見症狀:咳嗽有痰、發燒、呼吸困難、喘鳴、胸部不適、痰量增加且變黏稠、痰變成黃綠色、極度疲勞倦怠,甚至有肢體痠疼的不適感。
六十五歲以上、免疫功能不全、近期接受過量抗生素治療者,容易得社區性肺炎,會有慢性肺阻塞、心臟衰竭無力、糖尿病、肝臟疾病和惡性腫瘤等疾病。致病菌種類分為 一、病毒類: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二、細菌類:如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金黃葡萄球菌等。
社區性肺炎目前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多採取保守性療法,注意營養要充足,多休息以增強免疫機能。對於細菌的處置,可根據培養的菌種,使用抗生素來對抗細菌的毒素。早期盤尼西尼就有效,但隨著細菌抗藥性增強,抗生素已無法抵擋。現今多採取預防的策略來對治肺炎,疫苗更是劃時代的進展,如肺炎鏈球菌疫苗。長期抽菸者,戒菸為減少肺炎,減輕肺炎嚴重性的好方法。
肺炎鏈球菌疫苗使用,成人的疫苗有兩種,一種二十三價多醣體疫苗,約五年要補打一次,但免疫性會遞減,一種十三價共價型疫苗,約保護十至十五年,副作用小。會出現注射部位局部疼痛及腫脹,少數會發高燒、出現類感冒症狀等,可與流感疫苗一起施打,五十歲以上長者建議注射。
容易引起重症且抗藥性高的肺炎鏈球菌,可能在鼻子、咽喉處聚集,不要觸摸口鼻,若有感冒症狀,應盡量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將飛沫傳染給他人,少到公共場所。
(作者為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