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瘋發熱衣 悶出皮膚病

 |2012.12.27
136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皮膚科醫師發現,最近因皮膚起疹子、汗斑、過敏求診的患者比往年多近一成,原來是民眾怕冷穿發熱衣,皮膚悶著不透氣,引起各式皮膚病。

皮膚科開業醫趙昭明說,這兩三年冬天,民眾流行穿發熱衣禦寒,有些患者長期穿、連睡覺都不脫,皮膚長期悶著不透氣,引起毛孔阻塞、過敏、接觸性皮膚炎,不僅紅腫,也會奇癢無比,每天都有一兩位患者求診。

一名護士怕冷買發熱衣穿,沒想到穿太久、太熱,皮膚流汗無法透氣,發熱衣覆蓋的前胸、腹部、後背、手臂等部位起疹子,癢的不得了來求診,趙昭明建議她盡快脫掉發熱衣,噴水降溫緩解,搭配外用藥膏治療,皮膚兩三天就恢復正常。

趙昭明表示,穿上發熱衣後,體溫會上升二、三度,假使外面室溫較高,民眾活動流汗,熱氣排不出,會阻塞毛孔,他建議皮膚敏感、容易流汗的人,最好穿棉質、羊毛等天然衣料,最外面加一件防風外套就很保暖了;發熱衣則是在寒流來襲、溫度降到十五度以下才穿,且切記不要穿著睡覺。

即使冬天,運動後仍要盡快把汗擦乾,以免熱氣悶住皮膚阻塞毛孔。他也提醒家長,嬰兒、小孩體溫比較高,不需要穿發熱衣,以免悶出一身皮膚病。

也穿發熱衣的書田皮膚科醫師鄭惠文表示,發熱衣保暖效果不錯,但有部分患者長期穿後出現汗斑、毛囊炎,建議民眾,天冷仍盡可能採取洋蔥式穿法,根據室內外溫差調節身上的衣物,室內有暖氣、溫度高時,應趕緊把外套脫掉,藉以調節體溫。

熱敷10分鐘 休息10分鐘

冬天皮膚油脂分泌少,包括乾癬、黴菌、香港腳、冬季癢等患者都增多,鄭惠文建議民眾洗澡水不應太熱,洗完後應擦保濕乳液,避免皮膚乾裂、痛癢。此外,使用電毯、電暖器、熱敷袋時,避免直接接觸皮膚,熱敷十至十五分鐘就應休息十至十五分鐘,以免燙傷皮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