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旺斯耶誕傳統-- 彩色小泥人 重現馬槽場景

 |2012.12.25
126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法國大革命時期,不僅教堂被關閉,即使在耶誕節期間,天主教徒被禁止參加子夜彌撒,也不能在戶外創作耶穌誕生的馬槽,普羅旺斯的信徒改以彩色小泥人來替代,在家創作馬槽,反而成為普羅旺斯的耶誕傳統。耶誕節前夕,法國巴黎郊區的蒐市(Sceaux)舉辦泥製彩色公仔(Santon)展,展現普羅旺斯的耶誕傳統。

一二二三年,阿西西的聖方濟(San Francesco d’Assisi)利用廢棄的馬廄、人物和動物,重現耶穌在馬槽誕生的場景。一七七五年馬賽有了第一個馬槽場景,然而在隨之而來的大革命時期,民眾若要進行宗教活動,都必須冒著生命危險。

為了迎接耶誕節,住在普羅旺斯的天主教信徒,改以迷你的彩色小泥人代替大型道具,在家裡創作馬槽場景,這項傳統很快就傳遍整個法國。當地人使用的彩色小泥人,有三種不同高度,矮泥人約一至三公分,傳統泥人約五、六公分,大泥人可以達到十八至二十公分。

普羅旺斯地區馬槽的裝飾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房屋、爐灶、橄欖樹等生活場景,另外一部分則是耶穌誕生的馬廄,裡面有聖嬰耶穌、聖母瑪利亞、約瑟、驢子和牛、東方三王及前來拜訪的人群,而每個製作泥人的工藝者也會根據民間故事與傳統,創造出新形象,例如奉獻羊羔的牧羊人代表分享概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