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界】 在文學森林裡迷走 紀州庵一周年 看見群眾文學熱度

整理/周慧珠 |2012.12.23
1159觀看次
字級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紀州庵文學森林於歡鑼喜鼓中隆重開館。

近一年來,隨著各式文學推廣與展演計畫的紛紛落實,紀州庵文學森林,在老樹綠蔭相伴下,逐漸成為台北最自在文學角落,是人們行旅台北時最想親臨的文學空間。

檢視這一年的成績單,有九檔專業文學展、攝影展、近兩百場系列講座與課程、新書發表會、五場大型戶外市集、音樂會等推廣活動在此發生,而小書店、茶館,也以各類小型書展、藝文活動課程,讓多元化、多面向且親民的活動,擴大文學動能的影響力,形成了社區居民、文學同好乃至文學教育最佳推廣園區。


以文學為名

作為台北市第一個以「文學」為名的專門空間,紀州庵文學森林是呈現台灣、台北文學發展軌跡與成果的重要基地。

為吸引特定的文學讀者,更喚起廣大市民的閱讀記憶、文學想像,走進紀州庵文學森林,便可盡情泅游於感動人的文學芬多精裡。一年之內已舉辦「台北的告白主題書展」、「讀字─獨立出版社聯展」、「紀州庵暨城南文學脈流展」、「台南文學特展」、「艾雯逝世三周年紀念展」、「我的母土‧風情萬種攝影圖文展」以及「文學創世紀:百年台灣文學特展」等。

以「紀州庵暨城南文學脈流展」為例,此為紀州庵開館第一個自行策畫的大型展覽,展期長達三個月。其目的是讓更多人對紀州庵的身世有更深入的了解。第一部分除了呈現紀州庵的歷史外,更重要的部分是找尋老住民,以及徵求老照片——透過附近居民,發掘許多五○~七○年代廈門街、同安街一帶,甚至河畔的照片;除了照片,我們也從日治時期的報紙文獻找到許多關於紀州庵的報導,以及文人雅集留下的作品,豐富也深化我們對當時時空情境的理解與想像。

第二部分,則介紹由紀州庵輻射出去、戰後數十年代台灣當代文學發展極為重要的城南地區,林海音、余光中、王文興等人都曾經在此頻繁活動,多種文藝刊物以及文學社團都曾經在此發生過,紀州庵便是在這樣的歷史與文學豐厚背景交雜下,而成立的文學館舍。

文學講座與環境閱讀

除了靜態的展覽以外,並且舉辦多場講座與戶外導覽,以城南地區為主,設計了人文、民俗、建築、自然生態四個主題,尤其是戶外導覽的部分,頗受好評,可以直接到現場體驗,因此場場爆滿。

這樣多元且詳細講述城南地區的種種,不只將紀州庵本身做一推廣,更擴大至整個城南地區。將城南地區的特殊性藉由這樣的方式呈現,紀州庵脈流展將紀州庵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呈現在眾人面前,並且也預告了紀州庵未來的可能性。

除了自行策展,也結合其他文學館所的資源合作推廣,展覽規畫有「台南文學特展」、「過城──慢步台南計畫」文字攝影展兩大展區,除了靜態的展覽,並在開幕時舉辦了台南特色商品市集,將生活的台南介紹給大家,也規畫「台南&台北雙城身世」、「讀冊店掌櫃」對談講座。

「讀冊店掌櫃」以近一百年為軸心,精挑細選不容忽視的文學作家、作品、刊物以及文學現象,以百年年表大事紀、大型互動書本、象徵時代的純白小物件、以及充滿隱喻的圖像窗花,全面展開台灣文學精采多元的風貌,並廣邀台灣知名藏書家共襄盛舉,展出物件含括台灣文學各類重要出版作品,並規畫了「日治文青摩登生活考」、「新銳個體出版鮮風貌」對談講座。

不僅是文學人的專屬

書香、花香、茶香、咖啡香,還有一盞燈、一張書桌、一分氛圍,讓每個人都能在這裡與文學共度美好時光、與某部經典、某位作家不期而遇;也許可以在庭院間看到王文興漫步,或與年輕詩人交錯在老樹綠蔭間,更多的時候是讀者帶著書或筆,聆聽喜愛的作家分享任何與文學相關話語,也激盪自己的更多的想像……

紀州庵,已然成為喜愛文學的朋友都能賓至如歸的沙龍式客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