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亞當‧藍札作案後,《紐約時報》的報導提供不少了解其人其事的線索。
他是十年級英文資優生,十二年級數學資優生。中學同學回憶,他帶黑色公事包上課,坐門邊,以便隨時溜進溜出。他很聰明,但緊張,坐立不安,說話有困難。
蒼白、高、瘦,在校園裡走路,雙手黏在下,上衣口袋插好幾隻筆,領口緊扣。他盡可能避免人家注意,直到十四日。
藍札的成年人生沒有留下多少足跡。他不上Facebook,二○一○年班上同學錄甚至不見影子,他的照片欄只有幾個字,「對照相機害羞」。有同學說他沒畢業。
目前念大三的貝爾說,許多人想起藍札在人群裡極不自在。他們認為他人格發展失調,好像是亞斯伯格症候群。那是一種泛自閉症障礙,特點是社交困難、興趣狹隘、語言表達異常等。
一位同窗說,藍札表情板板的,心思和情緒不形於色。藍札愈不自在,愈是逗大家笑鬧。
現在也念大學的同窗奧莉維亞說,當年藍札可能沒有得到適當的注意或協助,他太不引人注意了,沒有人想到其實有什麼不對勁,大家也許應該多引他多說話。她說,其實也沒辦法,中學時代沒有誰會好好思考哪個同學的行為問題。
奧莉維亞回想,六年級以後的藍札談外星人,談要「炸掉」什麼東西,她當時認為那只是前青春期男孩子的大話。
藍札案傳出後,奧莉維亞聯絡當年同學,大家將今昔合看,都不感訝異,他就是做得出這種事的人,這人太孤僻了。奧莉維亞說,她和藍札同上數學資優班,他整年沒說一句話,安安靜靜拿好高分。
藍札後來的日子較多動盪。二○○六年,哥哥萊恩上大學,留他和當時婚姻逐漸崩潰的父母住。二○○八年,父母離婚。父親彼得‧藍札是奇異電氣的稅務主管,二○一一年再婚。
母親南茜和藍札同住離桑迪胡克小學約八公里的漂亮高檔房子。朋友說,南茜積極參與兒子的生活,她很保護他們,事必躬親,凡事兒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