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象形下

文/解昆樺 |2012.12.14
1347觀看次
字級

清邁行前,我在台灣正忙得焦頭爛額,一直到飛機場候機,才匆忙翻閱買來的清邁旅遊書。書中特別把別名雙龍寺的素帖寺加了矚目標誌,台灣今年是龍年,龍又吉祥,我自然對這素帖寺印象深刻。

想起當地學生說古城山外的素帖寺應當一去,我便在城中招了嘟嘟車。山上素帖華麗形象與城中雄偉聖骨寺恰成對映,據稱當年僧徒任承載佛陀舍利的白象行走,白象在城外這座山頭休息,於是信眾便在此建寺。寺下兩旁有三百多階龍形納迦梯道,我便循納迦龍階直上天際。

頂巔全金佛塔以及塔頂鑲滿鑽石的甘露,宛如晨間不滅的流星,那華麗氛圍體現了清邁宗教藝術。想來各地旅行,確實都是在當地信仰中心發展觀看,體驗另一種對世界的生死理解。信眾們手裡拿著護貝過的經文,繞著金塔邊念邊走,緩步如象行,那吟遊梵唱似乎也順著塔頂甘露遙遙直指天際。

坐車下山,跟司機分享這次我清邁一路行來,對各種大象的觀察。他聽了微微一笑,只問了一句:「那你要去大象學校,看真的大象嗎?」

我去了,車行在蜿蜒山路上,我以為自己就在大象的鼻子上像溜滑梯一樣,左右搖擺。

抵達以保育大象為宗旨的大象學校,大象終於不再只是一個僵固的紙上字眼或建築符號,承載帝國的願望與我的想像。我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大象在夾道綠蔭中,遠遠緩緩向我走來。牠用鼻子抱著一叢草料,邊嚼邊散步。巨大形軀內的幾乎是一片溫柔,我與一旁在母親襁褓中的小孩子欣喜的仰首迎接牠的來去,只感覺地面輕輕震響,彷彿眾神沉睡的鼾聲。

跟著戴斗笠著藍衣的象伕走入小型山谷,從小小的坡道上入後,拱抱的山谷裡頭群樹錯落,草叢隨坡起伏,河流蜿蜒其中,竟自成一世界。幾隻大象站在小丘上面鼻搖耳擺,宛如標旗般,在山谷迴風之中。象伕說牠們正站著休息,你看牠們把枯葉樹枝往身上鋪著,好藉以降溫呢。離開緬甸家鄉三年都沒回去的象伕,把這兒工作的錢都寄回老家,把全部心力都放在照養這些大象身上。大象們就像象伕的孩子、朋友,他一眼便能看出大象們現在的狀況,這個腳痛,那個懷孕了,小象反正都在調皮玩……

大象整個戲劇性的來源就是那長長的鼻子,使得笨重緩慢的身子並不沉默、呆滯,打著手語般可以調皮地抓人的帽子,傳達思想,明確具體地告訴我們牠如何探索、注目這世界的哪一端。我在高架屋上,牠的鼻子便友善伸來與我握手。相對鼻子,大象皮膚太厚重了,以致於面容木然,我始終讀不到牠的表情。

我逐一看著棚裡掛著全學校七十多個大象的照片簡述,想更理解身旁這頭大象的故事,找到能與牠鼻息聲響對話的語言。在占地遼闊的大象學校中大象慢慢被養育,數量確實有所增長,但終然還是被圈囿在一個範圍中。大象學校外的世界到處都被人類占領了,牠們又能被野放到哪裡?活出自己最本真的面目形象?這群巨大的象或許本身就是一座座移動的廟,在與人類各種對應中,容受人類諸般悲喜,或者,承擔著整個人類文明的大戮。

這時象伕正帶著大象畫畫,大象捲起棍子般的畫筆,面對我搖頭晃腦做起畫來。我想像自己成為大象筆下的主角,過了些時間跑過去一看,發現畫的是一束花。在牠眼裡,原來我還能像一束花朵一樣美好。花朵就是大象對我的象形,儘管牠這麼訓練有素。但我仍願意相信這分美麗的錯誤,在這時常錯雜挫敗、甜苦的人生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