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如言北京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十一、十二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辦「中國社會科學論壇(宗教學)—宗教慈善與社會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有比爾蓋茲基金會、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加拿大佛教會、四川省色達縣喇榮五明佛學院、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會、台州佛教協會護法慈善功德會等,來自全球二百多位慈善專家學者、宗教界代表參加。
此次研討會以宗教慈善觀念與理論探討、宗教慈善與社會發展、宗教慈善法律及政策、宗教與和平建構為主題,不僅會有中國宗教慈善的理論與個案分析,還有國際宗教慈善的理論與經驗分析。
揚州鑑真圖書館執行長慧寬法師十一日代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慈容法師,發表論文「佛教的慈善社會事業─以佛光山為例」。
慧寬法師表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四十多年前創辦佛光山,培養一千多位法師在全球弘法,並於二十年前成立國際佛光會,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設立二百個協會,集結數百萬信眾的力量,針對各個國家的需求,發展在地慈善事業。
例如,巴西如來寺十二年來培育「如來之子」,教貧民窟的孩子識字、脫離毒品誘惑;二十年來,巴拉圭禪淨中心與巴拉圭協會推廣「愛心豆漿」,為當地解決「零飢餓」問題;近年來在台灣推行「佛光青年公益旅行」,讓青年學子到菲律賓、印度等地服務,不僅增廣見聞,更懂得惜福惜緣。
另,佛光會中華總會在監所舉辦短期出家、法師進駐台南戒毒村進行輔導,還有雲水書車、護智車、醫療隊深入偏鄉,提供義診、借書、推廣失智症防護等服務,為社會盡心力、造福人群。
在國際賑災方面,紐西蘭基督城去年發生六點三級大地震,紐西蘭北島佛光山立即成立救災服務中心,每日提供熱食、醫療等服務,並提供警政署設立臨時辦公室,佛光會員並協助員警查詢資料。
此外,二○○九年台灣發生八八水災,佛光山分別在旗山禪淨中心、總本山成立安置中心,安置上千位災民,不僅提供他們生活所需,更因大師一句「不要讓他們有寄人籬下的感覺」,依不同宗教信仰而設立祈禱室、邀請神父、牧師前來帶領他們禱告,並針對原住民的生活習慣,提供吸菸區、葷食等「另類」服務,成為不一樣的宗教、種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