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芹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江蘇省蘇州市東山鎮後山石橋村碧螺峰下的靈源古寺,最近在原址啟動重建工程,預計三年竣工。
靈源寺重修工程投資總額達四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十六億元),分三期實施。根據規畫,靈源寺將分成左、中、右三部分,中間部分為禮佛區,左側為般若園(賓館區)、慈恩園(靈陵區),右側為菩提園(僧眾生活區)、怡春園(文化旅遊區)。
蘇州市東山鎮鎮長董明清表示,靈源古寺重建後,將結合靈源山上原有的歷史古蹟「碧螺峰」、三山島、陸巷古村等景點形成「靈源風景區」,將是蘇州市環太湖旅遊的一大觀光點。
靈源古寺始建於梁代天監元年(西元五○二年),因寺內有靈泉而得名。元朝末年被火燒毀,明代正統年重建。
清代時靈源寺占地近三千坪,為東山古寺之首,被譽為佛教「十方叢林」。文化大革命期間,靈源寺被毀。
靈源寺原本是和浙江省杭州靈隱寺齊名的姐妹寺院,有房舍一千餘間,如今,舊址只剩一棵羅漢古松(高約二十公尺,是建寺時僧人所栽種,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靈源泉、青石台階等三件遺寶。
如今在靈源古寺舊址,可見遍地的橘樹和梅樹。古寺輪廓依稀可辨,呈梯田式依山而建,在半山腰還可以見到古寺的圍牆,古寺的青石碑摻雜在梯田石腳上。
古寺舊址山道兩邊,有幾處斷垣殘壁,在一間半塌的房子牆上有一塊題為「奉憲永禁」的石碑,石碑下方刻有「嘉慶壹玖年」,可見石碑是清朝所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