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村博物館」複製故宮仿古建築,總建築面積一萬平方公尺。館內珍藏、展示名家大師的字畫、雕刻、玉器、瓷器、繡品、金屬工藝品等萬餘件(圖)。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大陸有「天下第一村」之稱的江蘇華西村,以等比例打造的北京故宮太和殿與乾清宮,日前落成啟用,並舉辦首屆華西文化藝術節,新建的博物館成為最大亮點。
新落成的華西藝術博物館背靠龍沙山,總面積達一萬平方公尺,並以一比一的比例複製故宮太和殿、乾清宮、角樓、紅牆等。早在仿故宮落成前,華西村已經建成縮小版的長城與天安門。
館內設有書畫館、古陶瓷展區、工藝美術精品展區等,珍藏和展示名家大師的字畫佳作、古陶瓷,以及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的雕刻、玉器、繡品等萬餘件。書畫館內的珍藏,包括現當代著名書畫名家張大千、徐悲鴻、吳冠中、黃永玉、黃胄、沈鵬、費新我等的各類作品近千幅,其中有些作品是書畫家特地為華西村留下的墨寶,彌足珍貴。
講解員特別介紹,費新我一九七五年到華西村為老書記吳仁寶寫〈參天改地,造就新人〉,因為吳仁寶當時提出要「參天改地,造就新人」的理念,具有時代氣息。
華西村為了發展成「文化強村」,在首屆華西文化藝術節期間還要舉行「華西村藏當代書法作品展」、「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當代中國工藝美術的創新與發展學術論壇」、「書法藝術與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論壇」以及筆會等文化系列活動。
華西村有「中國第一富村」的稱號,以「村辦經濟」的發展模式,讓全村走向「共富」,可說是大陸農村發展的「樣板村」。這幾年華西村蓋黃金酒店、打造價值人民幣三億元的金牛、發金條給村民等,引發外界側目,被批評是「炫富」,但仍不改其「發展模式」。
江蘇華西集團是華西村最大的公司。據官網介紹,華西集團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二○○六年,營收超過人民幣四百億元,擁有「農、工、商、建、遊五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