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灝綜合外電報導】位於大陸廣東省南海市的西樵鎮,是老子開創道教、葛洪確立道家理論的聖地,目前正挖掘道教文化,盼能結合西岸森林生態園,創建成為國家4A級景區,成為廣東首個道教文化綜合旅遊區。其中,始建於東晉的廣東丹灶仙崗村「蟹眼仙泉」,正進行復挖修繕,可望於今年底前竣工,成為南海西部的道教文化勝景。
位於丹灶鎮西部的仙崗村,建村八百多年,傳說東晉成帝十三年(西元三三八年),道教大仙葛洪曾在此採藥煉丹,並遺有丹缽。村中曾建葛仙祠,仙崗的「仙」字因此得名。「蟹眼仙泉」相傳葛洪於仙崗煉丹時在此清洗草藥、取水煉丹而聞名,該泉為一對泉眼,有雌雄之分,現存的流水井不論季節、晴雨,始終保持一定的流量。村內還有古井、古樹、古巷,以及保存良好、獨具嶺南特色的祠堂群建築。
自古,南海西部有著豐厚的道教文化底蘊。傳說中八仙之一呂洞賓,於幾百年前的農曆四月十四日,來到南粵名山羅浮山和西樵山的上空,見兩山風光秀麗,遊興大發,縱身一躍,左足踏在羅浮山,右腳踏在西樵山。如今,雲泉仙館附近還留有腳印,上刻「仙足」兩字。呂大仙還在白雲洞睡了一覺,在石頭上壓下背印,西樵人稱之為「仙床石」。
道光二十八年(一八四八年),位於白雲洞的玉樓書院改建為雲泉仙館,供奉呂洞賓。雲泉仙館是南海西樵山名勝之一,也是西樵山著名的道館。當地「大仙誕」習俗,為珠三角著名的傳統廟會,今年參與人數突破十五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