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生病看醫師,用藥問藥師。」一項針對全國藥師進行的「國人用藥觀念」調查,發現台灣民眾藥物「併用」情形嚴重;藥師提醒,兩小時內先後服用都算是「併用」,用藥前最好先諮詢藥師,才不致未蒙藥效、反遭「藥」害!
調查顯示,有四成六民眾,會將鎮靜安眠藥與酒精飲料併用,部分民眾因此出現類似中風(假性中風)症狀;有三成五併用阿斯匹靈與銀杏,結果影響抗凝血的效果;還有三成三民眾服用降血壓藥品後,食用葡萄柚,造成低血壓,甚至產生頭痛、四肢水腫、心律不整等副作用。
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沈采穎藥師表示,對於曾罹患中風或潛在中風徵兆的患者,醫師通常會開阿斯匹靈,讓患者預防血栓。如患者同時食用銀杏就會使抗凝血作用失效。像最近廣告熱播的「循利寧」,是一種含銀杏成分的西藥滴劑,服用時就不能不注意自己是否也同時服用阿斯匹靈。
還有,抗生素與含鈣食品併食,菸草與氣喘藥品併用,都是錯誤的服藥行為。酒精也不能與止痛藥併用,否則可能產生急性肝炎。
沈采穎說,任何開封的藥品或保健食品,都最好在六個月內服用完畢。所有的藥品與保健食品,一旦開封後就要把裡面的棉花和乾燥劑丟棄,切勿再塞回去。「因為棉花會吸濕,重新放回去反而會讓藥品或保健品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