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ㄜˋ」阿姨,不是壞人的惡,是鱷魚的鱷,因為她的皮膚看起來好像鱷魚皮一樣。
阿姨出生的時候膚色比較暗沉,身上又有一些淺咖啡色的斑點,家人都不知道那是什麼,只能安慰說,可能是媽祖娘娘在她身上做的特殊記號,以免她被別人抱走。阿姨還很高興,覺得自己很特別。
阿姨念高中時,皮膚開始冒出一顆顆像痘子一樣的小瘤,愈長愈多,全身都有,看過很多醫生,最後才知道那叫「神經纖維瘤」,是一種遺傳疾病,也可能經突變產生,目前沒有很明確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得要學著與瘤共存。
隨著時間增長,阿姨身上的瘤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大顆。別說泡溫泉、上泳池這些活動,連去圖書館等公共場合,鄰近的人都會馬上快閃,讓她十分尷尬。不過鱷阿姨還是很樂觀,她告訴我,纖維瘤若是長得太大或是壓迫到重點部位,很可能會影響到生命或生活能力,她能夠正常生活與工作還是很幸運的。
我真的很為阿姨不捨。她的瘤不會傳染,希望大家不要躲得像看到怪物一樣。她被小孩叫鱷阿姨,自我解嘲笑說這皮很珍貴耶,或教導我們要珍惜健康。她也常鼓勵更多的病友勇敢走出來,互相認識打氣。
我想,鱷阿姨教導了我,人生是很無常的,很多事情不會知道原因,也不會知道結局,所能夠做的只有珍惜所有,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