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 給孩子練習的機會

趙文瑜 |2012.11.20
1407觀看次
字級

文/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上個周末假期天氣十分晴朗,朋友帶著一歲三個月大的孩子到住家附近的公園散步。朋友平時常會帶孩子到戶外散步,孩子剛學會走路時,也經常讓孩子有練習走路的機會,有時即使跌倒了,也會讓他學習自己爬起來;因為有充分的練習時間及練習的機會,所以,孩子剛會走路沒多久,步伐就能走得很穩健。

那天在公園裡,朋友遇到一個年約三歲大的小男孩,他靜靜坐在草地上看著朋友的孩子遊玩,坐了大約十分鐘,小男孩的奶奶問:「你怎麼都不想動呢?我帶你去玩溜滑梯,好不好?」小男孩搖搖頭。過了一會兒,朋友的孩子跑到操場玩,小男孩也想跟著去,便站起身要跑向操場。小男孩沒有穿鞋子,不敢踏在草皮上,一隻腳伸了出去又縮了回來。奶奶問:「你不敢走嗎?沒關係,我抱你過去。」

細細觀察小男孩的肢體動作,除了有些猶疑和怯懦外,每個動作之後,奶奶總會在旁細心的叮嚀著:「要小心,不要跌倒了!」小男孩聽到奶奶的叮嚀,動作變得更為猶豫緩慢!

看著奶奶和小男孩的互動,發現小男孩想去哪裡,經常都是奶奶抱著他,或許是因為這樣,小男孩也習慣坐著不動,因為他只要一開口,奶奶就會立刻抱他到想去的地方。

孩子在學習走路的階段,對外在環境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十分強盛,他們看到什麼東西都想玩;隨時隨地都想到處走走看看,但,有些父母因為擔心孩子會受傷,便嚴格限制孩子探索的區域,有時甚至讓他整天坐在學步車上,他們認為這樣比較安全。

然而,這麼做恰好讓孩子錯失最好的練習機會,也抹殺了最關鍵的學習欲望。時日一久,孩子會慢慢習慣「坐著不動」;或是覺得少動少錯,最後,大小肌肉沒有得到充分的練習機會,即使年齡漸長,動作能力卻沒有達到該年齡應有的成熟度。

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發展重心,父母要提供的,是適當的練習機會及安全的學習環境。一味的禁止或代勞,不但讓孩子失去學習的好機會,更會養成孩子依賴畏縮的性格。所以,提醒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及親人,適時的放手,讓孩子有充分練習的機會,才是幫助孩子走穩每個步伐的最佳方法。

心情小語:父母提供適當的練習機會及安全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自由自在學習,才能讓孩子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