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盈正案」延燒,財政部長張盛和日前倡議統整五大政府基金組成「主權基金」,行政院和考試院將舉行跨院會商,財政部也啟動幕僚作業。何時踏出第一步?張盛和說,會在跨部會會議中再提出想法,現在還在蒐集資料中,一切等決策拍板定案。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審查政府基金績效,主權基金議題成為立委關注焦點,但各主管單位意見仍不一致。張盛和主張整合五大政府基金(勞保、勞退、退撫基金、郵政儲金、國民年金)合組「主權基金」,並由獨立機關操作。
對於主權基金,銓敘部、內政部、金管會昨天皆表示支持,僅交通部和勞委會仍有意見。交通部常次陳建宇說,郵政儲金的資金來自一般用戶的存款;勞委會副主委郭芳煜說,基金投資策略都不同,「我們有一點保留」。
對於交通部與勞委會的說法,立委賴士葆批評是本位主義,沒資格這樣做;郭芳煜當場改口說,勞委會主委潘世偉贊成,「勞委會以主委為主」。
張盛和說,大陸中央投資約兩千億美元、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約一千億元星幣,台灣五大基金分別規模只有一點點,投資效益不高,整合後預計新台幣二點六兆、大約一千億美元,規模已經不小;中國、新加坡都可投資不同國家、幣別,有長期性和策略性投資,但台灣個別基金投資對象太狹隘,「格局不一樣」。
他也說,目前障礙在於基金都有現行法令,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和考試院也要跨院協調,修法後應成立獨立機構操作;他也請幕僚研議,包括政府基金法源、收益、國外運作等情形。
立委詢問,政府成立主權基金後是否停止委外代操?張盛和未正面回應,僅表示最重要是風險管理、長期的投資策略;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則說,政府基金委託投信代操規模約四千五百億,成立主權基金和停止代操是兩回事,「有討論空間」,若成立主權基金,希望政府現行委託投信代操的四千五百億元,仍繼續代操;不過,立委多表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