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滿製作手掌大的迷你棺材,可放印章,已賣出逾萬個。圖/吳思萍
【本報南投訊】南投縣竹山鎮早年大富人家,嫁女兒就送迷你金棺玉蓋當嫁妝,過世後金棺賣掉作為喪葬費,玉蓋陪葬。現今棺材被視為不吉祥物,棺材達人魏滿為扭轉世人刻板印象,改製迷你棺材,刻上《心經》保存傳統,可放印章,民眾慕名購買。
竹山鎮耆老黃清鍊表示,早年傳統「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一生命運掌握在夫家手中。大富人家擔心女兒出嫁後夫家沒能好好照顧她,會私下送女兒「金棺玉蓋」當嫁妝。金棺玉蓋約手掌大,棺體純金打造,棺蓋由上等玉石製作。女兒出嫁後,會一直保存著金棺玉蓋,直到過世後,金棺賣掉當喪葬費,玉蓋放進真的棺木內陪葬。
黃清鍊說,這個「習俗」在當年富豪人家十分普遍,現今幾乎沒落,棺木還被視為「不吉祥」物。
製作棺木逾五十年的棺材達人魏滿,十二年前為扭轉刻板印象,手工製作迷你棺材,可存放印章,象徵「陞官發財」。魏滿表示,台灣棺材有三種造型,有句諺語「北部雙頭翹、中部直直直、南部穿木屐」,也反映在他製作的迷你棺材造型上。
魏滿說,清朝時,製作迷你棺木放印章是皇家專屬權利,當時都用頂級檜木,雕刻龍鳳;皇帝使用的刻五爪金龍,大臣使用的刻四爪金龍;直到宮廷國師退休民間,這項工藝才流傳出來。
魏滿說,第一次製作迷你棺材時,花了三天才完成,長十二公分、寬高約六公分,放印泥處刻有蓮花,放印章處刻有密密麻麻的《心經》經文,吉祥的寓意讓民眾慕名而來,十二年來已賣出逾萬個。